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中国徐悲鸿画院院长陈远华:从仪陇走出的画坛名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5 19:29:29    

陈远华,一个在当代中国画坛掷地有声的名字。他从大山中走来,通过手中的画笔描摹大自然的美丽盛景。如今,他是中国徐悲鸿画院院长,以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到的艺术见解,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陈远华作画。受访者供图
3月18日上午,中国徐悲鸿画院西南创作中心授牌暨陈远华院长作品首次捐赠仪式在南充嘉湖书院举行。陈远华将个人创作的中国画《春山云景图》捐赠给了南充博物院,并进行了现场展示。
天赋萌芽山里绽放艺术之花


1952年,陈远华出生于仪陇县日兴镇的一个乡村,和大多数农村娃一样,住着茅草屋,种着庄稼,养鸡养鸭,逗狗放牛。不同之处就是,陈远华特别喜欢画画。巍峨的群山,潺潺的流水,质朴的乡民,构成了他最初的艺术启蒙。家境贫寒没钱买纸笔,他就用镰刀、用树枝、用木炭,在石头上、田地里、墙面上,在可以作画的地方留下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没有老师教导,就是纯粹喜欢,喜欢什么就画什么,看到什么就画什么。”陈远华说,再艰苦的条件也阻挡不了他对绘画的热爱。在四川大巴山里,他尽情挥洒着这份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对美的敏锐感知,也为他日后的艺术道路埋下了伏笔。
1969年,17岁的陈远华响应号召,应征入伍,走进了部队。因为擅长画画,陈远华进入了部队文工团。因表现良好,陈远华被送去鲁迅美院绘画系学习,毕业后回到部队的美术创作室,开始了专业创作。
在部队的12年,陈远华创作了许多画作。对绘画事业的热爱,也不断推动着他的艺术之路日趋精深。
每每回忆起童年时光,陈远华总是充满感激。他说:“是大山给了我艺术灵感,是生活给了我创作的源泉。”正是这份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
师承名家扎根生活潜心创作


从部队退役后,陈远华回到仪陇老家,先后当过播音员、宣传员。后来,因为有美术功底,经人介绍,他去到了当时的仪陇县川剧团、仪陇县木偶剧团担任美工,并跟随团队到贵州、云南等地演出,看到了不同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
陈远华作品。受访者供图
一天,陈远华在县城的布告中看到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正在招生,热爱绘画的他便报了名。通过绘画技巧、色彩学、素描、构图等专业考试,陈远华成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师从冯法祀、戴泽、靳尚谊等教授。“冯法祀教授十分出名,他的作品《雁荡山》《捉虱子》等,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他非常崇拜,能够成为他的学生,我特别开心。”陈远华说,一直以来,他也秉承着老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潜心创作。
从艺数十年,陈远华始终坚持深入生活,自驾越野车多次进入川西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写生,行程数万公里,收集到大量创作素材,创作出很多有生活的好作品。恩师冯法祀教授称他为“吃苦耐劳艺先锋,难得的人才、勤奋的好学生”,并收为入室弟子。
多年来,陈远华在新加坡、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和联合画展,受到观众好评。他的部分作品被一些国家的美术馆和国际友人收藏。他的作品《峡江图》《春风绿山河》《九寨天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藏品。
笔墨精湛写实与写意交融


3月18日上午,陈远华作品首次捐赠仪式在南充嘉湖书院举行。仪式上,陈远华将个人藏品中的一幅巨型山水图《春山云景图》赠送给了南充。
当天,画轴在众人期待中缓缓打开,一幅气势恢宏、笔墨坚实、虚实得章的山水图呈现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画名为《春山云景图》,画中不仅有山水,也描绘了缥缈的云气、苍翠的树木、急湍的飞瀑、精致的房舍、横卧在峡谷之上的吊桥、悠闲的游人,远观气势磅礴,近品意趣良多,笔墨精湛。
作品的上方,陈远华还写下了当时的创作感受:“春烟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真是古人所言,春草绿色,春水绿波,春风留玩,孰为不歌。”
“这幅作品是北京人民大会堂藏品《峡江图》的第一稿,当时应人民大会堂管理局邀请,专题创作反映巴蜀地区自然风光的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春山云景图》就是第一稿。”陈远华说,作为巴蜀地区走出来的画家,他也创作了许多反映巴蜀文化的优秀作品,都是根据小时候在仪陇的所见所闻创作的。今后,他会继续捐赠一些个人藏品给家乡,助力家乡文化传承与发展。
如今虽已年过七旬,陈远华仍然坚持每天创作。近段时间,他正根据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见所闻创作组图。陈远华认为,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艺术家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境。


人物档案
中国徐悲鸿画院院长陈远华。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余中华摄
陈远华,1952年9月生于四川省仪陇县,曾就读于鲁迅美院绘画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中国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冯法祀教授入室弟子。1988年至1993年,他先后应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至1996年,他应邀前往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举办联展。曾先后担任徐悲鸿国际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巴蜀创作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徐悲鸿画院院长兼北京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


朱德故里·德乡仪陇
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欢迎您

来源丨南充日报

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微信号:yilongnews
新浪微博:@仪陇播报
相关文章
盐城师范学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_高校动态】盐城师范学院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活动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主题活动营造氛围。组织开展“春日心约 与你同行”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举办主题音乐会,调节学生身心,释放学生潜能;主动应对学生心理需求变化,利用“

2025-03-31 19:38:00

绍兴上虞:深耕“创客城市”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热土

今在上虞,遇见未来;创客城市,只此上虞。今天上午,2025上虞创客城市Deep Maker活动在上虞“哈哈计划”营地启幕。活动以“虞创跃江·破茧成蝶”“江风托举·雨林共生”“潮涌百桥·千帆竞渡”“凌霄踏浪·星辰交响”四大篇章为核心,通过跨界对话、项目签约、场景赋能等环节,全方位展现上虞创客城市建设的

2025-03-31 19:34:00

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业界为经济法治“添砖加瓦”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夏晓伦)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愈发频繁,交易模式不断创新,由此引发的民商事纠纷数量不断上升且复杂。“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创新,民商事诉讼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和经济利益愈发复杂,对律师的专业

2025-03-31 19:34:00

为失语者“解码”,能识别情绪,脑机接口十大成果发布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3月31日,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在京举办。植入人脑对疾病导致失语的患者进行中文“解码”,植入颅骨精准捕捉神经电信号帮患者恢复腿部运动,全球首个脑电大模型对情绪进行识别……论坛上,2025脑机接口十大创新成果发布,展现了我国在这一前沿产业上的创新活力。脑机接口十大

2025-03-31 19:33:00

“化工城”吉林今年前两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逾六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吉林3月31日电 (记者 石洪宇)记者31日从吉林海关获悉,吉林省吉林市今年前两月外贸交出亮眼成绩单:实现进出口总值14.9亿元,同比增长62.3%。其拳头产品粘胶纤维、维生素E粉等远销亚洲、欧洲市场,展现老工业基地新活力。吉林市是中国著名的“化工城”,工业装置密集。近些年,

2025-03-31 1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