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脑出血去世!医生含泪苦劝:这4件事,再爱也要戒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8:53:00
脑出血不再是啥稀罕病,也不是只缠着所谓 “高危人群”,如今,不少普普通通,甚至看着身体倍儿棒的人,也被它缠上了,这真得让咱们警觉起来!有些习惯,就算你再爱、再依赖,也该果断抛弃了。为啥?因为要是不这么做,最后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你最最宝贵的生命。下面,我就给大伙好好讲讲这四件 “再爱也得戒掉” 的事儿,真心希望大伙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留个心眼儿。
熬夜配咖啡,危险在靠近

我之前有个患者,是个五十出头的企业高管。他工作那叫一个忙,每天晚上常常加班到十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回到家后,他就跟被设定了程序似的,麻溜地给自己泡上一杯浓浓的咖啡。有时候,他会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放松放松;有时候呢,又接着处理工作上的事儿。甚至,他的晚餐时间也总是很晚。按他的话说:“忙了一天,就晚上这会儿能自在点,可不能浪费了。” 他觉得自己这么过日子没啥不妥,可每次我给他量血压,都能察觉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慢慢地,他开始不对劲了,老是喊头痛,脑袋晕乎乎的,耳朵也嗡嗡响。更糟糕的是,他说话都有点不利索了。家里人一看这情况,吓坏了,赶紧带着他往医院跑。到医院做了一堆检查后,结果出来了,简直像一记闷雷。他的脑血管已经出现了轻度狭窄,而且因为长期晚上喝咖啡,大脑在本该休息的夜里,不但没消停,反而一直处于高度 “兴奋” 状态。这咖啡里的咖啡因啊,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使劲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大量喝咖啡,神经系统就一直处在亢奋状态,根本停不下来。而这种亢奋,直接把他大脑的血液循环给搅乱了。一到晚上,大脑因为过度兴奋,血液供应不足,再加上他本身就有点高血压,这妥妥地给脑出血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所以啊,家人们,不管你多爱喝咖啡,也别管你觉得晚上工作效率多高,晚餐后那杯咖啡,真该戒了!
每日 “小酌”,隐患暗生

还有个患者,年纪挺轻,还不到四十岁。他算不上有酒瘾,可几乎每晚都得喝上一杯,美其名曰 “碰一碰”,有时候还不止一杯。他总觉得喝点酒能放松放松,朋友聚在一起喝点也没啥大不了的。每次我问他喝酒的事儿,他都笑嘻嘻地说:“就喝一点点,没啥事儿。” 可谁能想到,有一天,他突然脑出血了。好在送医及时,经过一番抢救,总算是把命给保住了。
医生给他做了详细检查后发现,他体内血小板活性高得不正常,血管壁也变得很脆弱。这跟他长期小量饮酒脱不了干系。大伙都知道,喝酒容易让人肚子变大,可很多人不知道,长期 “小酌怡情” 同样会给身体带来大麻烦。哪怕是适量的酒精,也会让血液的黏稠度发生变化,影响血小板聚集,尤其是白酒、啤酒这些度数高的酒。要是本身就有高血压或者其他基础疾病,这种喝酒习惯,简直就是在给血管壁 “找茬”,让血管壁变得更加脆弱不堪。所以说,不管你多喜欢酒,哪怕只是每天喝那么一小杯的习惯,也赶紧改了吧。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或者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酒精这玩意儿,沾都别沾,一点都不值得冒险。

过度纠结健康 “数字”,适得其反
我接诊过一位退休大爷,他退休之后,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动不动就跑去体检,对血糖、血脂、血压这些健康 “数字” 那叫一个上心。每天早上一睁眼,他就拿起血压计给自己量血压,看看是不是在 “正常范围” 内,然后再根据这个结果来安排当天的锻炼计划。而且,他特别依赖降压药和降脂药,觉得只要吃着这些药,健康就有保障了。
虽说每次体检,各项指标看着都挺正常,血压血糖都稳稳地在正常范围内,可他却老是喊头痛,眼睛发花,肢体也没什么力气。结果一检查,居然是脑出血。仔细一分析才发现,原来大爷长期一门心思盯着健康数据,反而忽略了身体发出的真正信号。他在不知不觉中,药吃多了。有时候血压明明已经正常了,他还接着吃降压药,这么一来,血液黏稠度就增加了。血液变黏稠了,血管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时间一长,脑出血就这么找上门来了。

通过这个事儿,咱们可得明白,健康可不只是几个数字能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要听听身体自己的声音。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不能光盯着体检报告上的 “正常” 或者 “异常”,也别太依赖药物。想要保持健康,首先得让生活方式变得均衡起来,多留意身体实实在在的感受,可别为了追求数字上的 “完美”,反而把自己的健康给搭进去了。要是生活习惯和药物使用没平衡好,那药物很可能就从保护健康的帮手,变成危害健康的隐患了。
过度运动,身体 “抗议”
我有个患者,以前是个职业运动员,退休后成了体育教练。他对跑步和登山那是痴迷得很,年轻时候打下的底子,让他一直保持着每天跑 5 公里,每周登两三次山的高强度运动习惯。家里人没少劝他:“运动别太猛了,对身体不好。” 可他每次都满不在乎地笑着说:“我身体棒着呢,这点运动算啥,能承受得住。”

谁能料到,有一天,他正运动着,突然头痛欲裂,紧接着就倒地昏迷了。等送到医院,已经是脑出血晚期了。经过好几天的全力抢救,才好不容易把生命体征给稳定下来。后来我了解情况才知道,他的运动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从来不给身体留够恢复的时间。每次高强度运动之后,身体的血管壁其实是需要时间慢慢恢复和适应的,可他呢,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个劲儿地逼自己在极限状态下运动,这就使得血管和心脏的负担重得离谱。更要命的是,过度运动还可能造成血管的微小损伤,这些小损伤要是一直得不到修复,时间久了,积少成多,最终引发了脑出血。所以啊,家人们,不管你多热爱运动,都得学会把握好度,给身体留足休息和恢复的时间。
-
-
健康我来说|让孩子多睡硬床,少睡软床
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应该多睡硬床还是多睡软床?新华社《健康我来说》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智海,为大家答疑解惑。作者:高菲菲 王伟 谢晗 胡馨竹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5-07-14 12:39:00
-
-
林俊杰自曝心脏被诊断出问题 随后在演唱时身体不适(钱江晚报)
林俊杰自曝心脏被诊断出问题 随后在演唱时身体不适(钱江晚报)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
2025-07-14 08:32:00
-
-
伸手必被抓!武乡两贼偷电缆“梦碎”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尽管说了无数次,总有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近日,洪水一煤矿两名员工竟然监守自盗,盗窃矿区电缆线想要进行变卖,本想着贪点小便宜,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案件回顾7月10日,洪水派出所接到辖区一煤矿报警,称有人正在偷盗电缆,情况紧急。接警后,派出所民警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成功将
2025-07-11 18:00:00
-
-
高温天这个习惯会要命!六旬老人健走后直吹空调,没过多久送医抢救
65岁的张先生患有高血压多年,平时按时服药。然而就在前几天,酷暑难耐的午后,张先生健步走回家后,直接对着空调猛吹。没过多久,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右侧手脚无力,说话含糊不清。经诊断,张先生发生了急性脑梗死。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医师张舟提醒:夏季高温环境下,不当的避暑方式可能成为脑血管病的“导火
2025-07-11 09:58:00
-
-
网红医生不能乱科普丨豫论场
□悦连城“花椒加一物能治百病”“喝醋软化血管”“拍打肘窝能治疗血栓”,如今,打开社交媒体,一些医生主播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输出各种真假难辨的医疗“知识”,误导大众、制造焦虑、收割流量。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传播健康科普知识,但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
2025-07-09 0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