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让茶香从早春绵延夏秋丨金沙县依靠精深加工做大茶产业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1:38:00    

从“重春轻夏秋”到“四季生金”,金沙县以科技突破撬动夏秋茶资源价值。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重驱动下,这片绿叶正书写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新篇章。

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吴艳禹 摄)

7月的金沙县太平乡环路村,机器轰鸣声打破山间的宁静。采茶工孟天菊熟练地启动采茶机,刀片划过茶树顶端,茶青如雨点般落入收集袋,10多分钟就能采完一垄茶树,收获二三十公斤鲜叶。

“以前夏茶没人要,现在机采一天能收上千斤,一年四季有活干,我们收入又翻倍了。”孟天菊拎了拎手中的收集袋笑着说,夏秋茶能从4月采到11月,采集的鲜叶会送到储存场进行初加工,成为工业用茶的原料。

环路储存场务工人员正在处理茶青(龙媛 摄)

临近中午,采茶工作中场休息。跟着孟天菊的步伐,记者来到位于该村的茶叶分拣包装储存场。

踏进储存场,热气扑面而来。务工群众在各自的生产线上忙得热火朝天。鲜叶经过杀青,随着传送带送到烘干机烘干后,初加工就算完成了。

“以前加工完明前茶,大家就歇着了。茶叶在树上变老,机器在场里生锈。现在加工夏秋茶,每天忙都忙不过来。”储存场负责人罗旭刚说,目前每天有20余人在太平乡茶园采茶,夏秋茶初加工后,会送到金沙县智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精深加工。

务工人员查看烘干后的茶青(龙媛 摄)

罗旭刚口中的金沙县智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金沙县域内有3万余亩的茶叶基地,除太平乡的储存场外,该公司还有17个储存场,通过流转土地让当地村集体增收。目前,桂花、平坝、禹谟、柳塘等乡镇的茶叶储存场正常投产。

“夏秋茶面临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的困境。但是,工业原料端对天然植物原料的需求又日益增长。将夏秋茶与工业原料端有效对接,不仅能解决夏秋茶的利用难题,还能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天然原料,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金沙县智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朗介绍,“2023年,我们启用夏秋茶初加工,主要是作为后期茶产品加工的原料,如酵素、精油、茶多酚等产品。”

金沙县智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抹茶粉和茶多酚(龙媛 摄)

通过变“废”为宝,2024年,该公司产值1.6亿元,发放务工工资800万余元。

位于金沙县后山镇的贵州三丈水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依托生态优势与技术创新生产夏秋茶,形成独特的产业模式。通过“生态种植+多季采收+工艺创新”,破解夏秋茶品质与效益瓶颈。

金沙县后山镇茶园(图源微信公众号“金沙发布”)

“我们主要以有机茶园保障原料基底,以品种选育与工艺适配提升夏秋茶风味,以订单农业与跨省合作稳定销路。”贵州三丈水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邱进介绍,该公司实施“春、夏、秋茶”三季采收策略,夏茶生产期间,单日可吸纳两三百名务工群众手工采茶,全年发放务工工资800万元。并推行“返租倒包”管护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有机肥和技术指导,茶农分包管护,既保障茶叶有机品质,又提升农户参与度。

该公司的夏秋茶通过技术调控维持“叶白脉绿”特质,减少苦涩感,以“清、香、甘、活”为卖点,销往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同时,与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生产大宗茶,供不应求。

金沙县后山镇茶园产出的茶叶(图源微信公众号“金沙发布”)

同样的场景在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上演。

“最忙的时候,我们每天能加工15万斤鲜叶,全年加工量可达1000吨。”在位于金沙县木孔镇长沟村的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厂车间内,车间主任陶围一边检测加工后的干叶质量,一边说,“今时不同往日,得益于技术的支撑,夏秋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木孔镇茶产业综合示范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廖乾均 摄)

陶围口中的技术是指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沈强带领团队,创新研究出的集成夏秋茶鲜味和涩味物质含量定向调控技术体系。通过优化茶园管理、改进加工工艺,定向调控风味物质,实现夏秋茶产量高、氨基酸含量高。

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负责人郑济奎表示,新技术让夏秋茶变“金叶子”,产品畅销四川、浙江、广东等地,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联合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公司、贵州黔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金沙县安底镇共同打造的碾茶创新中心,正成为金沙县夏秋茶加工的核心。

随着“贵州抹茶”在全国市场火爆出圈,作为抹茶半成品的碾茶需求激增、价格攀升。2024年底,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看准这一机遇,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打造碾茶创新中心。通过“公司+基地+返包户+农户”模式,碾茶创新中心已培育2000亩专属碾茶基地,辐射带动周边500人次就业,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

在木孔镇长沟村一片叶子碾茶基地,采茶工人用机器采收制作碾茶的鲜叶,随后将一袋袋鲜叶装车运往碾茶创新中心。

金沙县安底镇的碾茶创新中心生产车间(谭虎 摄)

“我承包了200亩抹茶茶园,以前采茶要用100多个工人,现在机采只需要20多人,减少了不少人工成本,一天交付茶青1000多斤,预计200亩采完有60万元的产值。”基地负责人王林勇说。

在安底镇碾茶加工厂内,工人调控智能化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鲜叶300到600公斤。

“生产线有两个核心创新,一是鲜叶脱水机,保证雨天也能正常生产;二是涡热机采用超热风成型技术,能瞬间锁住茶叶色泽。”该碾茶创新中心车间主任陈自瑞介绍,“我们生产的碾茶品质高,不愁销路。数字化、智能化碾茶生产线将带动更多茶企参与碾茶产业,实现夏秋茶开发利用。”

如今,拥有“中国贡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的金沙县,30万亩茶叶从科技赋能到机械采收,再到产品创新,一条完整的夏秋茶产业链已然成形。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者:龙媛 杨小旗

一审:王云

二审:梁慧颖

三审:王韵

相关文章
3300吨扛住了!在建世界第一高桥通过“大考”!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25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通车进入倒计时 8月21日拍摄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荷载试验被称为大桥“上岗”前的“全身体检”作为大桥通车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来验证大桥结构安全性与承载能力的关键环节花江峡谷大桥的荷载试验分为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

2025-08-25 19:40:00

遵义这些企业上榜!第五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现场评审环节名单公示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第五届省长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依据《贵州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试行)》和《第五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方案》,确定以下12家企业进入第五届省长质量奖现场评审环节。现将名单予以公示,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有关意见和建议,请于2025年8月2

2025-08-23 14:30:00

都匀供电局:对标交流共进步 互学互鉴促提升

8月14日,贵州电网公司都匀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一行前往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开展星级班组建设学习交流活动。此次交流旨在贯彻落实公司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要求,全面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推进班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活动得到双方调度中心的高度重视,各专业班组人员积极参与。交流中,双方回顾

2025-08-18 14:26:00

推进产才融合 贵州纷享销客与贵州大学深化合作

日前,贵州纷享销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纷享销客)与贵州大学战略合作暨业务落地研讨会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举行,双方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进一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精准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此次签约后,双方将在前沿技术探索、研发应用创新、新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现场,与

2025-07-27 16:35:00

让茶香从早春绵延夏秋丨金沙县依靠精深加工做大茶产业链

从“重春轻夏秋”到“四季生金”,金沙县以科技突破撬动夏秋茶资源价值。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重驱动下,这片绿叶正书写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新篇章。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吴艳禹 摄)一7月的金沙县太平乡环路村,机器轰鸣声打破山间的宁静。采茶工孟天菊熟练地启动采茶机,刀片划过茶树顶端,茶青

2025-07-16 1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