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广州:公共法律服务“绣花针” 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2:25:00    

在石牌街的城中村穿行,抬眼是CBD的摩天大厦,俯首是街坊的柴米油盐——这就是广州市天河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独有的“风景线”。

这里每分钟都迸发着经济活力,基层治理的“千条线”也是纷繁复杂。天河区精准施策,让公共法律服务化作绵密针脚,穿梭在楼宇园区、城中村巷,深入家长里短,细细勾勒城市治理的新图景。

密织网络

法律服务直达治理末梢

在广粤国际社区,中英日韩四国语言的服务指引让外籍居民倍感亲切;

漫步车陂龙舟文化馆,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带领下绘制法治龙舟彩绘;

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公法站,港澳青年创业者在涉外律师指导下研读《企业孵化全周期法律服务清单》.

.....

这些场景构成了天河区"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的毛细血管。

全区1个区级中心、21个街道工作站、238个社区服务室如繁星点缀天河,配合“12348”法律服务热线,编织出“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的公共法律服务网。

公益律师组团式对接入驻街道、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形成“1个公共法律服务平台+N个公益法律服务团队”的公共法律服务模式,让法律服务在天河像空气一样触手可及。

定制服务

新业态劳动者安心筑梦

“以前遇到欠薪只能吃哑巴亏,现在服务站的律师手把手教我们取证维权。”在石牌村“暖蜂巢·小哥驿站”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外卖骑手们正在参加劳动权益保护讲座。

这个全市首个城中村新业态公法站,创新采用“1+N”组团服务模式:1个实体平台链接公益律师、调解员、公证员等N支专业队伍,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六类法律服务。

这种“量身定制”的服务,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城市蜂鸟”有了法治港湾。服务站运行以来,已帮助6名骑手解决交通事故、劳动纠纷等问题,安排律师值班38场次,举办法治讲座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130余人次。

文化添彩

法治精神扎根市井烟火

在车陂居民的家门口,“广府文化”与“法治”碰撞出灿烂火花。

车陂司法所将百年龙舟文化与现代法治文化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生态:

在龙舟馆设置宪法宣传广场、法律图书角;

开发“同舟法治学堂”课程,让青少年观摩龙舟模型之余学习民法典;

组织“巡美丽河涌·学环境保护法”主题活动,把生态法治教育融入母亲河保护。

这种“文化搭台、法治唱戏”的创新实践,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可触可感。

79岁的龙舟传承人梁伯说:“现在划龙舟前要先学安全法规,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当法治元素融入祠堂议事、龙舟竞渡、宗亲联谊,基层治理便有了更深厚的情感纽带。

跨界融合

构筑法商创新发展天地

在粤港澳大湾区(天河)理财资管服务中心,一场“法商下午茶”正在举行。

涉外法律服务融合交流中心组织金融从业者与律师探讨资管新规,这种“法律+金融”的跨界对话已成常态。

该中心创新“5所联建”机制,整合5家律所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从股权架构到风险防控的全链条服务。

这种专业领域的深耕细作,在天河遍地开花

天园街科韵社区,“法律管家”团队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护航;

港澳青年支援中心,为在天河创业就业、学习居住的港澳青年提供九大服务。

当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入经济发展脉络,便催生出独树一帜、活力迸发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从城中村的骑手驿站到珠江新城的涉外服务,从龙舟文化馆的法治课堂到科技园区的“法律管家”,天河区用“法治+”的创新实践,让公共法律服务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当每个群体都能在“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找到法治依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美好画卷便徐徐展开。

来源:天河政法、羊城晚报

相关文章
大陆团体参与台湾新北先啬宫“神农文化祭”

来源:中新社中新社新北5月18日电(记者张晓曦)台湾新北市三重先啬宫“神农文化祭”活动正在此间举行,大陆团体17日、18日连续两天为当地观众带来打铁花、英歌舞、八音会等非遗项目。5月17日晚,大陆团体在台湾新北市表演非遗项目打铁花。(台湾新北市三重先啬宫供图)18日上午,先啬宫“神农文化祭”开幕式正

2025-05-19 09:23:00

书店再美终究还得看书

装潢设计华丽,文创周边精美,还能喝咖啡、玩桌游……眼下,各式高颜值书店不断涌现,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往打卡,有些还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然而亦不乏质疑:在这些“看脸”的书店里,书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是否会沦为拍照道具?平心而论,网红书店的出现适应了消费新趋势。数字化时代,面对数字阅读普及、书籍线上销售、多元

2025-05-17 11:17:00

指尖染蓝白 掌心握春秋: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李家染坊村的“活”文化研学实践

在汉水之滨的老河口市,一座以“活态传承”为特色的李家染坊民俗文化村正焕发新生。这里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印染技艺”的守护地,更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农耕实践课堂、老爷车文化展览等多元业态,打造出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成为中小学生开启奇妙研学之旅的理想之地。李家染坊村印染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朝

2025-05-09 18:16:00

5月31日,阆中喊你来看“劈波斩浪”

5月9日,记者从2025阆中古城第七届嘉陵江龙舟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龙跃嘉陵江·粽情阆中城”为主题的2025阆中古城第七届嘉陵江龙舟赛,将于端午节当天(5月31日)在阆中古城开赛。届时,来自成都、巴中、广元等地的20支龙舟队、600余名运动员将在嘉陵江上尽情释放中华传统竞技运动的“速度与激情”,

2025-05-09 15:53:00

“一步一景皆神都”国际传播主题采风活动在洛阳启动

  8日晚,“一步一景皆神都”国际传播主题采风活动在洛阳启动。  本次活动由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与人民日报海外网联合举办,来自德国、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新西兰等国的文旅博主、主流媒体代表及网络达人齐聚洛阳,开启为期四天的文化探访之旅,多角度向世界展现洛阳的历史底蕴与时代风貌。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

2025-05-09 09: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