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人形机器人的AB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56:00    

文 | 正见TrueView,作者 | 阿文,编辑 | 咏鹅

人形机器人无疑是今年最热的赛道。会跳舞、会书法、会端茶、甚至能模仿人类表情……从2022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形机器人企业,在今年达到高潮。

但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的一句“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公开喊话,又将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价值讨论推向了高潮。一时之间,人形机器人的AB面在大众面前一览无余,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Spirit AI、它石智航(TARS)等企业先后完成融资,而与此同时,估值超200亿的国内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企业达闼机器人猛然崩盘,令人唏嘘。

人形机器人爆火的本质是AI的“肉身革命”,是AI终于从“大脑”向“身体”进化。英伟达CEO黄仁勋曾指出“AI必须拥有物理存在”,所以科技新贵们开始给AI“捏身体”。

目前,业界对于人形机器人的争议点集中在其商业化的问题。不止朱啸虎,还有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也在向人形机器人泼冷水,他认为人形机器人落地太难、应用太远。“至少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落地”。

的确,人形机器人尚处于还在成本控制、是否能真正走进工作生活场景、是否可靠安全考虑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的成熟,人形机器人企业的竞争终将回归到对AI的“认知能力”上。换句话说,具身智能的关键表现在于“一脑多形”,商业化的卡点也在于此,这关乎企业和赛道未来是否能存活下来。

资本“围猎”的新大陆

美国《时代》周刊曾把人形机器人评为“2024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波士顿动力的Atlas能在火星地表翻越岩石,特斯拉Optimus用机械臂冲泡咖啡……国产人形机器人也并未落得下风,人形机器人正成为资本围猎的“新大陆”,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Q1中国市场融资事件超过30笔,总额突破40亿元。

这一现象促使很多新玩家们涌入,具体来看,2024年刚刚成立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创始人,大多不再是纯学术背景,而是有着市场敏锐嗅觉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厂高管们。

投资人们将人形机器人视为“AI时代的智能手机”,宇树B轮融资后,其估值一年内暴涨30倍。2024年第四季度,智元机器人发起B轮融资,红杉中国、高瓴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追加投资,单轮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近日,智元机器人再次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150亿元,由腾讯领投,引发业内关注。短短两年,这家由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领衔的初创企业,让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热度迎来新的高潮。

此外,国内诸如百度、腾讯、阿里以及字节等互联网大厂都开始尝试入局人形机器人。百度与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优必选联手,共同探索中国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据悉,WalkerS通过接入文心大模型,已有的多模态感知与运动控制能力得到提升,获得了高级的意图理解能力和细粒度规划能力。此外,百度旗下投资基金也投资了智元机器人。

腾讯主要是投资和自研,投资乐聚和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企业,自身研发GPTs大模型,腾讯RoboticsX机器人实验室也把AI模型应用到了自研的机器狗上。而阿里一直在投资AI大模型创业公司,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AI、零一万物以及百川智能等国内主要的大模型创业企业等背后都有阿里的身影。此外,2024年10月,字节正式发布了第二代机器人大模型GR-2,投资大寰机器人等企业。

资本的热潮背后,国产人形机器人正努力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2024年,具身智能还是以学术为主,是需要长期研发创新的试验田,但如今已经迎来商业化的拐点。目前,国产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养老护理、车企等领域。

从登上今年央视春晚舞台,到杭州“六小龙”爆火出圈,再到上个月现身民营企业座谈会,唯一90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近日,宇树的早期投资人、SevenUp Capital创始人赵楠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采访时透露,宇树目前已经实现盈利。

王兴兴也曾对外表示,宇树的B端客户挺杂的,“各种公司、科研机构,包括AI公司都有,各种各样的都有。”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4月至2025年3月中下旬宇树科技的百余笔中标项目,覆盖高校、传媒、能源、医疗、消防、教育等多个领域,采购方既包括诸多高校,也有央国企、政府单位。其中,科研类高校可以说撑起了宇树的订单主力。

资本市场的浮躁与现实的骨感,正在逼着从业者直面一个残酷真相——人形机器人不是简单造个会走路的钢铁侠,而是要用算法代码给机器人注入“灵魂”。

车企狂热涌入

在上海某汽车工厂,20台“钢铁侠”正昼夜不停地焊接车身。惊人的是,工厂去年引进的AI调度系统,能根据订单量自动调配机器人形态——上午是双足巡检员,下午变成四足搬运车,晚上还能化身机械臂进行精密装配。而比亚迪工厂引入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让单条产线减少30%的工人,良品率从92%提升至99.7%。

工业场景无疑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最好的应用场景。一组数据显示,小鹏、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广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等在内的20多家国内外车企或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或公布其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进展。

具体来看,小鹏旗下Iron人形机器人已在其工厂被投用,并计划明年量产面向工业的L3级人形机器人;小米旗下团队已发布人形机器人CyberOne,首批量产机器人将率先“投身”其工厂,此外小米集团还投资了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公司100%将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蔚来汽车组建团队,调研机器狗项目。

此外,比亚迪不仅战略投资智元机器人,有消息称其还启动了人形机器人项目,内部代号为“尧舜禹”;广汽集团已发布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奇瑞汽车子公司Aimoga推出的人形机器人Mornine,已在马来西亚奇瑞汽车4S店“上岗”;上汽创投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A3轮战略融资;长安汽车近日对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启动供应商公开寻源,计划未来五年投资超500亿元,在2027年前发布其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赛力斯成立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后者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

车企为何狂热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中国新能源乘用车2024年Q3渗透率已达42%,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人形机器人或成为车企新的“估值锚点”;另一方面是技术协同,一台人形机器人的伺服电机精度要求恰是车企精密制造能力的延伸,而汽车行业积累的仿真测试体系(如ADAS场景库),让机器人研发周期缩短60%。总而言之,车企的跨界并非偶然,这是技术积淀与产业需求形成共振的结果。

艾瑞咨询预测,中国整个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这相当于再造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而后者用了十年才突破千亿规模。

无法回避的生存困局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称其机构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原因是他看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确实不清晰,趁现在共识高度集中,有退出机会。朱啸虎直言:“我问这几个CEO,你们商业化可能的客户在哪里?我感觉他们说的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客户,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

朱啸虎的言论引来包括经纬创投张颖在内的多名行业人士的反驳意见。热度尚未平息,朱啸虎又再度“开炮”,表示所有的AI应用都是套壳应用,苦活累活才是创业者可以建立的壁垒。

那回归最初的问题,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到底在哪?高盛发布报告称,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投入生产和日常使用仍有漫长的路要走,短期内市场对这项技术的期待可能过于超前。傅盛称赞高盛是“少有的、清醒的投资人,认认真真做了一些功课”。

目前高端人形机器人单价普遍在200万-500万元,是工业机器人的10倍。即便量产,优必选最新款机器人售价也高达29.9万元,远超消费级市场预期。技术进展对比数据也很残酷,目前,波士顿动力的Atlas能在复杂地形奔跑,而国产机器人自主导航成功率仅78%;美国的人形机器人手部灵巧度可握住鸡蛋,国内产品仍难完成精细操作。

以新能源车企为例,虽然各家在技术上对人形机器人有着不同对突破,但商业化落地还面临着种种矛盾。

在智能化方面,自动驾驶算法面对复杂环境下的动态避障、多任务协同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毕竟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所面临的场景略有不同,后者面对工厂流水线此类机械化生产场景还能应对。如果投入家用,面对极为复杂的场景和多指令,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还差的很远。

但在这场人形机器人的狂想曲中,真正的主角从来不是闪亮的金属外壳,而是那些在服务器里昼夜运转的算法。当华为的昇腾芯片算力突破300万亿次/秒,当科大讯飞的星火模型学会写诗和辩论,一个更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我们正在创造的不是机器的“人形”,而是人工智能的“人格”。

宇树实验室的“天枢”机器人用3000次跌倒,让外界意识到颠覆性创新从不诞生于完美的仿生形态,或许当某天机器人不再需要模仿人类,而是以最适形态接管人类90%的基础劳动,才意味着技术真正走向成熟。

未来,资本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追捧终究会散去,正如现在宇树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叱咤江湖,而达闼机器人黯然退场一样,具身智能机器人这条赛道,也是一个主角会随时变换的舞台。

人形机器人,正在融资浪潮裹挟的估值泡沫中生死迭代,能有稳定客户、能量产、能走进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公司,才能活下来。

相关文章
回购、增持!A股公司,“真金白银”力挺!

4月8日,多家上市公司集中发布增持回购或业绩预告公告,释放积极信号,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中国石油等增持回购4月8日午间,中国石油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本公告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系统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不少于28

2025-04-08 15:13:00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1.78% 农业、大消费板块集体走强

A股三大指数今日早盘集体反弹,截至午盘,沪指涨0.91%,深成指涨0.42%,创业板指涨1.78%,北证50指数涨3.83%。全市场半日成交额10431亿元,较上日缩量461亿元。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超100只个股跌停。  板块题材上,农业、供销社、大消费板块涨幅居前;同花顺(300033)

2025-04-08 11:44:00

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67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行今日发布公告称,4月8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67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投标量1674亿元,中标量1674亿元,操作利率1.50%。

2025-04-08 10:44:00

商务部:一如既往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保障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7日从商务部获悉,4月6日,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商务部将一如既往为包括美资企业在

2025-04-08 08:59:00

人形机器人的AB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文 | 正见TrueView,作者 | 阿文,编辑 | 咏鹅人形机器人无疑是今年最热的赛道。会跳舞、会书法、会端茶、甚至能模仿人类表情……从2022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形机器人企业,在今年达到高潮。但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的一句“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公开喊话,又将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价

2025-04-08 08: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