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一条鱼”游出渔业发展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5:31: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丕兴、王志)今年一季度,阳新县水产品生产成绩斐然。生产总量约5.6万吨,同比增长4.22%,总产值约14亿元,发展态势稳中提质。在养殖模式上,稻渔综合种养成为亮点。目前,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10.6万亩,新增稻田升级改造1400亩 。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稻田抛荒问题,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水产品产出,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三溪高低位循环水设施渔业
与此同时,阳新县在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方面也不遗余力。在建尾水治理改造工程约1万亩,这将进一步改善养殖水域环境,实现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螃蟹养殖上,池塘螃蟹投苗4000亩,并大力推广“种青投螺”技术,为河蟹增产筑牢根基。值得一提的是,全县无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发生,为渔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阳新县多管齐下,技术与服务保障有力。春季渔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全面开展,保障池塘修整与标准化改造顺利进行。组织农技人员培训,县镇区联合指导苗种投放等前期工作,并发放《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手册》等1000余份,为养殖户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的管理指导。
在苗种投放方面,全县累计投放约2万吨,生产5000万尾。阳新县水产服务中心农技人员积极走访苗种企业,推进亲本储备与繁育,致力于提高本地苗种覆盖率,减少对外地苗种的依赖,保障渔业生产的自主性和稳定性。

捕捞小龙虾
阳新县还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学习先进水产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深入本地摸排养殖池塘水域情况,调研企业发展方向与难题,为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提供依据与储备。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上,阳新县积极宣传绿色养殖、减量减药政策,倡导规范生产记录与低碳养殖模式。利用冬季休整期大力推进尾水治理工程,保障春投春放顺利进行,推动渔业从“量”到“质”的转型,实现渔业绿色生态与提质增效。

网湖鳙鱼
阳新县渔业发展正以“一条鱼”为纽带,串联起生态、经济、技术等多个维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下一步,阳新县将继续在渔业产业上深耕细作,不断提升渔业发展水平,让“百湖之县”的渔业名片更加闪亮,让“生态渔都”的梦想变为现实 。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投运3年完成货邮吞吐量超200万吨
本报武汉7月16日电 (记者范昊天)记者从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以下简称“花湖机场”)获悉:自2022年7月17日正式通航以来,花湖机场累计保障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超200万吨;开通59条国内货运航线、45条国际货运航线,1.5小时航程覆盖全国90%主要经济区域,8小时交通圈通达亚
2025-07-17 15:37:00
-
-
潮评丨马斯克推出“AI女友”,AI朝人类更进一步?
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陈白图源:封面新闻就在几天前发布Grok 4之后,伊隆·马斯克旗下公司xAI再一次发布一项重磅更新:Grok正式推出基于Grok 4大模型的“伴侣”(companions)功能。据悉,首批上线的两名角色是哥特风女孩形象Ani和卡通风格小熊猫“坏鲁迪”(Bad Rudy)。从
2025-07-17 11:02:00
-
-
静宁:创新模式打造现代农业 推动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静宁县着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借助滴灌技术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不仅稳固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还在加工、销售等环节持续拓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盛夏时节,走进古城镇杨沟村滴灌马铃薯基地,村民陈跟志头戴草帽,手握工具,正忙着与家人为滴灌马铃薯施肥,防治病虫害。陈跟志满脸洋溢着喜悦,难掩兴奋地
2025-07-16 11:52:00
-
-
两江评 | 音乐节现场“领证” 听见政策、文化与传播的浪漫交响
近日,#多地音乐节可在现场领证结婚#话题登上热搜。随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落地,多地民政部门创新推出音乐节现场结婚登记服务,为这一政策增添了浪漫与活力。从政策层面来看,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打破了地域限制,简化了登记流程,体现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与时俱进与以人为本。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减少了群众
2025-07-09 16:53:00
-
-
济阳葛店村:5000亩稻田筑梦,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济阳区济阳街道,有一座熠熠生辉的村庄——葛店村。它以5000亩稻田为坚实根基,凭借党建联合、农旅融合、数字链合“三链”协同发力,正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2024年,该村村集体收入50.8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5万元,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72万元。获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美
2025-06-15 1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