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观市:警惕下跌中继走势?市场风险尚未完全释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8:13:00
4月9日,投顾王亚微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最终各大指数均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其中,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反弹幅度均超过了1%,创业板涨幅略小,不到1%,而科创50指数的涨幅则达到了4%以上。整体市场中有4500只个股上涨,仅有700余只个股下跌,平均股价指数的涨幅也达到了3%。因此,今天市场不仅出现了普涨,而且涨幅比昨日更高,上涨个股家数也超过了昨天。
王亚微表示,虽然市场出现了反弹,但反弹的力度与本周一下跌的力度相比,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大跌过后的弱反弹一般不会是微型反转,所以可以利用这样的弱反弹选择止损出局,控制风险。他强调,他并非一味看空,而是市场在本周一的大跌速率实在是太大了。如果这个位置能形成上涨,那就是超跌反弹,而超跌反弹本身是有其运动规律的,即在反弹过程中,往往单位时间内的反弹速率要比之前下跌过程中单位时间的下跌速率高。
周一平均股价指数低开幅度接近4%,低开之后最终跌了12.6%,也就是说从开盘到收盘这一个交易日内,实际的下跌空间是9%左右,即单日下跌了9%。如果形成超跌反弹,就需要我们在单位时间内形成单日涨幅超过9%的上涨,对周一的那根阴线实体完成反包,这样才能具备超跌反弹的标准。然而,昨日市场平均股价指数最终上涨了1%,今天平均股价指数最终上涨了3%,连续两个交易日平均股价指数累计涨幅达到了4%,而累计两天平均股价指数的涨幅还不如周一单日跌幅的一半大。所以王亚微判断,这种上涨不是超跌反弹的方式,而是快速下跌过程中的情绪修复方式。
同样,王亚微指出在上涨过程中,大跌的个股在周一占据了绝大多数。周一有4800只股票跌幅超过7%,而昨天和今天两天累计涨幅超过7%的个股也不过七八百只。所以这说明单位时间内的涨速明显不如单位时间内的跌速,上涨过程中的赚钱效应明显不如下跌过程中的亏钱效应。而这种走势往往都是超跌过后的短期震荡修复,震荡修复过后还会继续维持超跌走势。正常情况下,这种走势一旦出现,往往蕴含着未来下跌更大的动能。
王亚微提醒投资者,如果市场一路下跌,没有中间的任何修复,这样的下跌很容易就会终止,而且很短时间就会终止。而如果下跌中途出现一个小幅度的反弹,抬高了市场的点位,那么未来的下跌就打开了更大的下跌空间,下跌的速率就有可能会更快了。虽然最终到今天收盘,市场没有体现出风险释放的结果,但王亚微仍然提醒投资者,当下这个位置,风险防范才是我们每一个散户投资者当下最应当重视的议题,而不是如何抄底、如何获利。
-
-
午评:沪指震荡微跌,煤炭、钢铁等板块走低,PCB概念活跃
28日早盘,两市主要股指盘中震荡回落,场内超3000股飘绿。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17%报3587.69点,深证成指跌0.16%,创业板指涨0.1%,科创50指数跌0.27%,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390亿元。盘面上看,煤炭、钢铁、有色、石油、电力等板块走低,保险、医药、旅游、银行等板块拉升,PE
2025-07-28 12:03:00
-
-
7月24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板块
一、强势个股截至7月24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65%,收于3605.73点,深证成指上涨1.21%,收于11193.06点,创业板指上涨1.5%,收于2345.37点。今日沪深两市A股共计78只涨停,综合当前连板数以及当日龙虎榜数据,其中较为强势的前三只个股分别为:西宁特钢(600117)、韩建河
2025-07-24 18:30:00
-
-
中证中国内地企业500指数报5423.8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腾讯控股等
金融界7月21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中国内地企业500指数 (内地企业,000500)报5423.86点。数据统计显示,中证中国内地企业500指数近一个月上涨4.40%,近三个月上涨7.77%,年至今上涨8.90%。据了解,中证中国内地企业500指数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国内地公
2025-07-21 23:32:00
-
-
A股收评:沪指重回3500点 地产、城镇化概念股爆发
市场午后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重回3500点上方。截至收盘,沪指涨0.48%,深成指涨0.47%,创业板指涨0.22%。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地产、城镇化概念股集体爆发,渝开发等多股涨停。银行等大金融股一度冲高,工、农、中、建四大行
2025-07-10 15:19:00
-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财经论语】作者:郭丽岩(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就“纵深推进”的部署而言,推进不是表面或浅层的拓展,而是更系统、更深入、更全面地扎实推进全国
2025-07-10 0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