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研究显示: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或迁徙至中国西南地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7:54:00    

来源:新华社

这是云南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石制品。新华社发

新华社昆明4月1日电(记者严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部云南鹤庆县龙潭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科研团队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纳技术体系,显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中国西南地区。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30万—4万年)是人类演化史上的关键阶段,不仅见证了早期现代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不同人群的演化及复杂互动历史,还记录了古人类石器技术行为上的重大变化和革新。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发展缓慢,尤其是缺乏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东西方古人类技术演化模式的争论。

中外研究团队在龙潭遗址的突破性研究进展,有望为这一争论提供关键证据。

在欧亚大陆西部,基纳技术与尼安德特人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浩研究员介绍,基纳技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类型之一,集中出现在距今约7万—4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应对干冷环境的一种特殊技术适应策略,该技术此前在东亚地区并未有明确的发现和报道。

于2010年首次发现的龙潭遗址,被证实确认了基纳技术体系的存在。论文第一作者、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阮齐军介绍,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遗址文化层年代距今约6万—5万年。遗址石制品组合表现出典型的基纳技术特点,如有组织性地剥取厚石片作为工具毛坯;有选择性地使用软锤和硬锤进行基纳刮削器刃缘修理,并依次产生凸型修疤和凹型修疤等。微痕分析表明,龙潭遗址基纳刮削器用于骨头、木头、兽皮等多种对象的加工处理,具有多功能性。

研究人员认为,龙潭遗址基纳技术体系是这一技术在东亚地区的首次发现和系统揭示,进一步填补了东亚旧石器中期技术体系的空白,更新了对东亚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化模式的传统认识,同时也为理解这一关键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动态和格局提供了全新视角。

阮齐军说,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不仅极大拓展了该技术的时空分布范围,也为进一步理解尼安德特人在东亚的出现及其潜在时空分布提供了宝贵材料和线索,暗示尼安德特人有可能迁徙扩散至中国西南地区。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此,未来多学科研究团队将对云南地区有望发现人类化石或基因线索的遗址开展系统发掘和研究工作,进而为解译基纳石器的制作者提供直接证据。

相关文章
有关5G-A,又有新消息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在世界电信日的活动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加速推进5G-A和6G技术的研发。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439.5万个,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近期,速率更高、性能增强的5G-A网络,也在

2025-05-18 12:45:00

济南二机床王传英:用创新之炬,点亮“大国重器”未来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赵鹏程 济南报道4月29日,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在京揭晓。其中,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济南济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英,凭借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膺这一青年最高荣誉。作为我国工业母机领域的青年领军者,王传英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带领团队打破

2025-05-05 18:55:00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李剑秋:潜心钻研攻克磷化工难题

“得知获奖的那一刻,内心无比自豪。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个奖就像一束光,让我们前行的道路更加明亮,让我更加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有价值和意义的!”4月30日,李剑秋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记者在贵阳龙洞堡机场见到刚刚从北京领奖回来的李剑秋,他的激动和兴奋之情仍然不减

2025-05-04 07:45:00

凭高铁票,洛阳六大景区门票享半价优惠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27日,据“中国铁路”公众号消息,4月1日至6月30日,持有同时间期限内到站为洛阳站、洛阳龙门站、关林站的铁路客票,旅客可凭购票凭证(纸质或电子订单原件,截图无效)在指定平台预约购买洛阳六大景区的半价门票。参与活动的景区分别为龙潭大峡谷景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天堂明堂景区、

2025-04-27 14:21:00

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群 杨冉冉)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数智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坚持规划引导、问题导向、分类施策

2025-04-27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