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研究显示: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或迁徙至中国西南地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7:54:00    

来源:新华社

这是云南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石制品。新华社发

新华社昆明4月1日电(记者严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部云南鹤庆县龙潭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科研团队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纳技术体系,显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中国西南地区。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30万—4万年)是人类演化史上的关键阶段,不仅见证了早期现代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不同人群的演化及复杂互动历史,还记录了古人类石器技术行为上的重大变化和革新。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发展缓慢,尤其是缺乏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东西方古人类技术演化模式的争论。

中外研究团队在龙潭遗址的突破性研究进展,有望为这一争论提供关键证据。

在欧亚大陆西部,基纳技术与尼安德特人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浩研究员介绍,基纳技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类型之一,集中出现在距今约7万—4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应对干冷环境的一种特殊技术适应策略,该技术此前在东亚地区并未有明确的发现和报道。

于2010年首次发现的龙潭遗址,被证实确认了基纳技术体系的存在。论文第一作者、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阮齐军介绍,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遗址文化层年代距今约6万—5万年。遗址石制品组合表现出典型的基纳技术特点,如有组织性地剥取厚石片作为工具毛坯;有选择性地使用软锤和硬锤进行基纳刮削器刃缘修理,并依次产生凸型修疤和凹型修疤等。微痕分析表明,龙潭遗址基纳刮削器用于骨头、木头、兽皮等多种对象的加工处理,具有多功能性。

研究人员认为,龙潭遗址基纳技术体系是这一技术在东亚地区的首次发现和系统揭示,进一步填补了东亚旧石器中期技术体系的空白,更新了对东亚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化模式的传统认识,同时也为理解这一关键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动态和格局提供了全新视角。

阮齐军说,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不仅极大拓展了该技术的时空分布范围,也为进一步理解尼安德特人在东亚的出现及其潜在时空分布提供了宝贵材料和线索,暗示尼安德特人有可能迁徙扩散至中国西南地区。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此,未来多学科研究团队将对云南地区有望发现人类化石或基因线索的遗址开展系统发掘和研究工作,进而为解译基纳石器的制作者提供直接证据。

相关文章
CCF中国存储大会 | 浪潮存储刘希猛:融合存储加快“人工智能+”行动落地

8月28至30日,2025年第二届CCF中国存储大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浪潮数据云存储产品线总经理刘希猛应邀出席主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融存智用 运筹新数据》。在演讲中,刘希猛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当下和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并提出“融合存储”这一技术战略,为加快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

2025-08-31 00:04:00

农业农村部:持续推广低蛋白多元化饲料配制技术,发布低蛋白多元化饲料生产技术规范

近日,农业农村部针对关于推进养殖业节粮增效的建议,答复如下。推动节粮降耗是促进养殖业降本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和畜禽水产品供应安全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统筹做好提效节粮,开源节粮和优化结构节粮。一、关

2025-08-26 16:49:00

多元文化业态涌现 虚拟现实人才需求将超680万个

今年暑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记者发现,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的赋能,让文化新业态、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也让公众有了更加多元的新鲜体验。这个暑期,在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吸引众多游客,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场馆,这里将遗址原址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搭建起“古今对话” 的舞台。在中厅

2025-08-20 08:33:00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校企供需对接暨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会

月前,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指导,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主办的“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昆山专场校企供需对接会暨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洽谈会在江苏苏州昆山市举行。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也受邀参加了于江苏苏州昆山市举行的“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昆山专场校企

2025-08-19 09:54:00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中国方案何以重塑全球数字文明新版图

当泉州六胜塔的千年航标与数字丝路的未来之光隔空对话,当林銮渡的宋元石刻与AI赋能的文旅场景交相辉映,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交响曲正在“世遗之城”奏响。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启幕,不仅是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致敬,更是中国以数字智慧重构全球文明版图的生动实践。在这场没有围墙的文明对话中,

2025-07-24 1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