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上海七宝老街迎来全新“乐”艺术空间,“乙巳·万象”中西蛇年文化艺术展开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1:45:00    

明代玉雕蛇形佩与西班牙艺术家孔查·卡尔波的《螺旋基因》 雕塑并置,螺旋结构暗喻 DNA 的双链缠绕,揭示不同文明对生命本质的共识……4月13日,上海七宝老街, “乐”艺术空间揭幕。

这座由文化收藏家蔡黎倾力打造的艺术殿堂,以蛇为媒,以玉为魂,将东方哲思与西方超现实笔触熔铸一炉,为文明互鉴写下生动的当代注脚。

蔡黎在开幕现场

“乐”艺术空间位于古韵悠长的富强街37号,当天,“乙巳·万象”中西蛇年文化艺术展同步启航。展览以“乙巳蛇年”为时空坐标,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蜿蜒的蛇形纹,到商周青铜器中盘踞的灵蛇图腾,48件展品串联起中华文明对生命轮回的千年叩问。

展览现场,西班牙艺术大师卡洛斯·莫瑞的《羽蛇之舞》 系列尤为瞩目——钴蓝与青铜绿的碰撞间,三星堆金乌纹与玛雅羽蛇鳞甲共生辉映,暗合“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对话的深意。其创作手记中的箴言令人动容:“在塞维利亚的星空与成都平原的青铜面具间,我看见了同一个月亮。”

展览现场

蔡黎说:“我们试图在历史褶皱中寻找未来的基因——当商周青铜的饕餮纹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的曲线相遇,当三星堆的纵目凝视对话玛雅祭司的星象图谱,人类对宇宙的敬畏便超越了语言。”

策展团队创新引入“文明拓扑学”概念, 将七宝老街的河道肌理化作展线脉络。展览特别设置“生态启示录”单元,三星堆青铜神树与拉美大地母亲图腾形成镜像,呼应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度契合。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邓晓贤说:“这不是简单的珍品陈列, 而是文明基因的实验室。”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张坚表示,这一项目以“小而美”的姿态,为古镇更新提供了文化深化的范式。

展览期间将举办“元宇宙中的文明对话”高峰论坛,学者与艺术家将共探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蔡黎透露, “乐”艺术空间未来将打造“可生长的展览”,以七宝为原点,联动长三角非遗工坊,构建“传统技艺-当代设计-全球传播”的闭环。七宝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标志着古镇开发从“风貌保护”迈向“精神再生”,将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基层样本。

据介绍,艺术空间开张后,不但会不定期举办文化展览,还会成为上海市收藏协会收藏活动基地、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全球可持续发展艺术家设计师联盟上海基地,持续激荡古镇的文化新活力。

展览将展至7月31日。

原标题:《上海七宝老街迎来全新“乐”艺术空间,“乙巳·万象”中西蛇年文化艺术展开幕》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君娜

相关文章
上海音乐学院来99号公路啦!天然KTV开嗓,歌声飘满路

  7月20日晚,“瞭望山河·星声共鸣”万人星空演唱会之“相聚西乌珠穆沁草原 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乐章”上海音乐学院交流音乐会,在西乌珠穆沁旗成吉思汗瞭望山景区圆满落幕。上海音乐学院师生与西乌旗乌兰牧骑携手献艺,用跨越地域的旋律为草原夏夜注入滚烫的文化热情,众多观众在星空下共同见证了这场民族文化交融的

2025-07-21 15:33:00

马新:以琉璃脱蜡铸造演绎环保美学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上,一件由琉璃脱蜡铸造工艺制作而成的名为“澈韵”的琉璃摆件,因色彩斑斓、纹理如星云流动而备受瞩目。创作者马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件作品竟是用琉璃吹制下脚料烧制而成,这一“变废为宝”的创新之举,让传统工艺与环保理念碰撞出

2025-07-21 15:10:00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5年7月1日)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2740元为全国最高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6.4元排名居首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人民网编辑:杜孟霓

2025-07-20 14:28:00

“2025年威海籍在沪专家博士服务团山东行” 活动成功举办

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钟浩然 上海报道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部署,深入践行人才强省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山东行”沪办人才工作品牌影响力,7月10日至12日,“威海籍在沪专家博士服务团山东行”活动在威海市顺利开展。山东省政府驻沪办党委委员、副主任石云峰陪同来自威海籍在沪专家博士服务

2025-07-17 11:01:00

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

原标题:持续推进保护传承与展示利用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文化中国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游客在西夏陵博物馆参观文物西夏灰陶鸱吻。西夏鎏金铜牛。西夏荔枝纹金牌饰。西夏陵1号陵和2号陵俯瞰。袁宏彦摄(影像中国)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利用西夏陵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对陵区进行监测。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摄

2025-07-17 0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