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细看中信银行2024年「答卷」:赚的还行,头疼问题也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07:00    

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八真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银行业来说,无疑是挑战重重的一年:宏观经济换档变轨,市场内卷烈度加剧,特别受国内信贷需求偏弱,LPR重新定价、存量按揭调价等因素的影响,经营面临多重压力。

可尽管如此,中信银行仍然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截至2024年末,资产额9.53万亿元,较上年末攀升5.31%;营收2136.46亿元,同比增长3.76%;归母净利润685.76亿元,同比增长2.33%。

不过,在整体可圈可点的表现背面,个别“槽点”也清晰地暴露在外。

01 投资收益“扛大旗”

银行的创收创利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净利息收入,即通过合规合法的“低息揽储,高息放贷”,赚取利差。

二是非利息收入,包括代销保险、信托、理财等财富产品,提供投顾咨询、信用担保等服务收取的手续费和佣金,以及从事债券、基金和股权等投资业务获得的收益。

最近几年,银行净息差“跌跌不休”已成为整个赛道难掩的痛点,也导致净利息收入维持涨势难上加难。

根据监管披露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环比减少0.01个百分点,同比减少0.16个百分点。拉长视线,2022年—2024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萎缩了0.45个百分点。

相较之下,中信银行连续三年跑赢大市。2024年,其该项指标为1.77%,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比同业少降0.16个百分点。

可即便这样,处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信银行想要拉涨也很“吃劲”。

2024年,中信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为1466.79亿元,同比微增2.19%;实现非利息净收入为669.67亿元,同比增长7.39%。

而在后者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311.02亿元、292.70亿元、38.03亿元,比之上年,变化幅度分别为-3.96%、13.30%、629.94%。

换言之,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才是此番撑住中信银行业绩“门面”的功臣。

中信银行亦表示,其他非息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在市场利率下行期抢抓市场机会,加大交易流转效能,债券、票据等投资收益实现较好增长。

但有必要提及的是,银行赚取投资收益往往仰仗资本市场的走势,波动大,确定性、持续性仍是个未知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由价格变动暂时形成的未兑现的账面浮盈或浮亏。

通俗解释,在没有“落袋为安”之前,中信银行基于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损益都只是“账面富贵”。若挤掉这部分“水分”,中信银行的“收成”或许就要打个问号了。

02 零售业务“退守”

分板块看,报告期内,中信银行的对公业务相对优异:收入952.36亿元,同比增长5.03%,占总营收的比重为44.6%,占税前利润的比重为61.6%;公司贷款余额达2.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2%。

但东边亮了西边落,零售业务就有些拉胯,2024年录得收入818.21亿元,同比微降2.08%,营收占比40%,缩小近两个百分点。

更不容忽视的是,零售业务的税前利润大幅下挫42.08%。回拨时间轴,从2021年到2024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税前利润从227亿元降至159.35亿元,并进一步降至92.3亿元,贡献占比也从34.7%到21.3%,再到11.4%,步步退守。

图源:中信银行财报

对此,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坦言,零售业务利润从去年开始出现下降也是一个客观事实,主要是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导致。“如果抛开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这个因素,应该说整体经营状况是亮眼的。”

他强调,2024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营收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在第二名,增速排名第一。

这与该行另一组数据亦相辅相成:截至2024年末,个人客户数1.45亿户,较上年末增长6.21%;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4.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2%;2024年个人存款的成本率跟同业相比,变动率优于同业8个多基点。

但不置可否的是,上述指标的正向表达是因为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并没有落地为中信银行真金白银的盈余。

据《节点财经》了解,银行业在近十年大兴零售转型之风,各行均以招商银行为标杆,试图挖掘新的成长动能。中信银行在2014年启动零售转型,2021年提出“新零售战略”,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将零售条线的收入占比提升至50%。

2022年,中信银行再次加码,宣布从“组织架构、客户经营和全行联动”三个维度推动零售业务。

如今三年过去了,各种举措也尝试了,可中信银行距离“50%”的目标始终缺“临门一脚”。

对于零售业务的后续展望,方合英称:“我相信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出来以后,对整个的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的资产增长基本面会有很大的改善。”

03 继续扎牢风险藩篱

接着看中信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64.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85亿元,增幅2.60%;不良贷款率1.16%,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43%,比上年末上升1.84个百分点。

作为对比,2024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 1.50%,拨备覆盖率为 211.19%。

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指出,“中信银行的不良率连续六年下降,达到了2014年以来最好的水平;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连续四年上升,达到了2013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新发生不良率连续四年下降。”

总体而言,在行业更加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信银行的风险藩篱又加固了一层,但资金“安全垫”的厚度不及同业平均水平。

同时,在水面下面,中信银行个别条线的不良问题比较突出。

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295.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9.12亿元,增幅6.91%,拉动个贷不良率上涨0.04%至1.25%。

其中,信用卡不良率2.51%,虽然有0.02个百分点的进步,但仍属高位站岗。以招商银行为“镜”,其2024年信用卡不良率为1.75%。

回溯既往,前几年中信银行为了扩大零售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信用卡、消费贷的审批。结果自2021年以来,信用卡不良率一路上扬。

种因得果,这大概率也是此番中信银行零售业务利润骤降的原因之一。再说回前文的“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即银行开展零售业务时,如房贷、信用卡、个人消费贷等,为覆盖潜在违约损失所付出的综合成本。

换言之,信用卡不良飙升,蚕食了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

对于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的不良情况,中信银行未披露。

但《节点财经》注意到,去年12月,中信银行集中发布了四笔不良贷款的转让信息:三笔消费贷+经营类的坏账总共约4.22亿元,打包卖价是3996千万,相当于1折大甩卖;一笔工程款的坏账5706万,打包卖价3250万。

总的来说,中信银行2024年的“答卷”展现了穿越周期的韧性,但零售业务利润缩水、信用卡不良率高企,以及非息收入的不稳定性,也显露出其发展过程中的考验。

相关文章
做大经济体量 扛起挑大梁重任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提升辐射周边带动全域能力,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形成新区引领、城区支撑、县市突破的发展格局。”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 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成都发展寄予厚望、提出更高要求。去年,成都经济总量超过2.35万亿元,占全省的36.3%,进出口总额占

2025-07-02 09:15:00

2025年上半年ABS承销排行榜发布

在ABS承销方面,2025年上半年各家机构表现如何?7月1日,Wind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市场ABS承销排行榜。同时,应广大银行业务发展需求,全新推出银行间承销规模榜单。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ABS市场新增发行项目1,090只,发行规模达9,749亿元,同比增加27%。信贷

2025-07-01 12:26:00

宣布重组终止后,光智科技今日早盘一度跌停 公司近年扣非净利连续亏损

宣布终止重组后,光智科技(300489)今日大跌。6月30日,光智科技开盘跌停,后有所回升,截至午盘跌14.17%,报40.58元/股。消息面上,6月27日晚间,光智科技披露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关联交易

2025-06-30 12:33:00

昆山文商旅集团3亿超短期融资券即将兑付 利率1.84%

观点网讯:6月27日,昆山文商旅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本息兑付公告。公告显示,昆山文商旅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25昆山文商SCP002”债券,代码为012580045.IB,发行金额为3亿元人民币,起息日为2025年1月6日,发行期限为180天,债项余额为3亿元,本计息期债项利

2025-06-29 00:01:00

省政府与中国电子举行工作会谈 毛伟明李立功出席

推动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省政府与中国电子举行工作会谈毛伟明李立功出席并讲话湖南日报6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孙敏坚) 25日下午,省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举行工作会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省委副

2025-06-26 1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