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大一就拿央企直通卡,技能型人才“英雄不问出处”|新京报快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5:39:00    

在河南新乡就读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聂灿林。图/《大参考》栏目视频截图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在河南新乡就读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聂灿林,日前拿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就业直通卡。公开报道显示,持卡者毕业后可优先获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企业就业资格。很多人好奇,这位就读职业院校的大一学生,凭啥能“开挂”?

据悉,19岁的聂灿林凭借扎实的技能,在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多项大奖: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机器人运维员国家一等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混合现实技术应用赛项金奖……他还持有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师等高级证书。

19岁的职校生收到知名央企的就业直通卡,这确实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即便抛开年龄不谈,其学历水平和央企招聘的普遍要求放在一起,在舆论观感上也有明显的落差。不过,仔细审视聂灿林的个人经历,他被央企早早看中、破格录取,又似乎没那么难以理解。

公开信息显示,聂灿林很早就表现出了对技术的强烈兴趣,通过持续努力,在一系列高等级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如其持有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师证书,19岁便获得该资质也比较少见。

尽管一般人对于这些职业技能大赛的“含金量”可能缺乏具象感知,但19岁大一学生能够在众多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毫无疑问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在此意义上,聂灿林拿下央企就业直通卡,也算为技能型人才的“英雄不问出处”添加了一个现实注脚。

尽管无需神化这起个例,但这样的技能型人才能被发现,个人通过职业技能实现一战成名,置于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还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在不少人看来,这意味着,过去长期以学历为主要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的确发生了松动,技能型人才也有了更多被认可的机会。

而要让聂灿林不再成为特例,依然需要在社会观念、教育培养体系等方面,消除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堵点。推动普及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才能让更多的聂灿林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在职业技能之路上显身手,这一点非常重要。

令人欣慰的是,政策层面对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和待遇机制的引导信号,已经非常明显。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列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并提出“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当这些方方面面的改革加速落地,我们或许就能迎来越来越多的“聂灿林式人才”。

撰稿 / 闵萧(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王心

相关文章
割草机器人迈入3.0时代|库犸首创三重融合定位系统,闪耀IFA 2025

2025年9月4日,全球智能庭院机器人品牌库犸科技(MAMMOTION)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Tri-Fusion三重融合定位系统,彻底改写自主草坪护理行业技术标准。这一由Mammotion Atlas实验室历时九年打造的突破性方案,是全球首次将激光雷达(LiDAR)、实时动态定位(RTK)与视觉(V

2025-09-05 11:54:00

世校赛银奖!恭喜遵义这所学校

日前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称世校赛)总决赛争夺赛现代农业赛道(中职组)圆满落幕习水县中等职业学校代表队奋勇争先、表现出色在全国86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这份荣誉的背后体现了该校学子扎实的专业技能、出色的团队协作和顽强拼搏精神在比赛中陈艳、袁美玲、胡闽鸥、王代荣四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

2025-09-04 14:39:00

从焊接“隐形冠军”到具身智能探索 进化的卡诺普工业机器人丨万千气象看四川

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企业故事】8月29日,在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测试车间,研发人员正对工业人形轮式机器人“灵烁”、AI复合机器人“灵迅”进行多场景测试。这两款今年8月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机器人,融合具身智能、大模型与一体式高精度控制,成为卡诺普在工业智能

2025-08-30 22:42:00

机器人证婚

8月29日七夕,一场别开生面的婚姻登记仪式在深圳南山区举行——人形机器人担任婚姻登记见证员,全程参与婚姻登记证书盖章、见证宣誓等环节。该机器人来自深圳企业星尘智能。南方日报记者 郜小平 通讯员 万琳 摄影报道

2025-08-30 08:09:00

临港新片区首发区域专属健康保险,覆盖创新药械

8月21日下午,临港新片区举办高层次人才替代性商业健康保险首发仪式暨商业医疗保险与医健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正式推出全国首个区域专属健康保险产品"临港新片区蓝湾B计划"(简称"蓝湾B计划")。该产品由申能保险联合临港新片区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君岭健康、中再产险等机构共同研发,旨在通过商业保险创新完善

2025-08-22 1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