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6:49:00
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创业,有些是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有些是在大中城市工作数年后返乡创业的。他们有目标、有知识、有干劲,带回了新观念和新模式,为家乡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乡村对青年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各地都在“筑巢引凤”,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千方百计引进青年人才。无论从发展产业的角度看,还是从人才培养使用角度看,都亟需大力支持返乡青年成长成才。
返乡青年大多有较高学历,阅历较为丰富,也了解一些商业运作知识,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思路、新活力。他们有的创办企业,将当地的农特产品卖出去;有的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由此带火一个产业、带富一个村子的情况并不鲜见。不过,不少地方仍存在对返乡青年不信任、认为他们办事不牢靠的固有观念,必须破除这种偏见,敢于给返乡青年压担子,让表现突出的返乡青年担任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共同致富。
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重用人才还要厚爱人才。应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建立与人才贡献相匹配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返乡青年奖励力度。应建立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人才供求机制,搭建投资融资、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平台,通过“头雁效应”形成“雁阵”,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返乡。只有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人才发展的动力,才能让乡村成为青年扎根的沃土,而非匆匆而过的驿站。
支持返乡青年“走出去”。对农村而言,农特产品、劳务输出、家政服务、乡村旅游等都是市场在外。因此,返乡青年创业就业,“引进来”只是第一步,“走出去”才是真道理。要大力支持他们走出去开拓更广市场,销售更多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返乡青年更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带着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活力投身乡村,在田间地头挥洒智慧和汗水,努力成长为广大村民的代言人、富民兴村的当家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
-
“2号餐”,免费!
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一家餐厅有一份全网好评的招牌菜“2号餐”点这份餐的人并不多可老板黄展护却坚持做这份餐一做就是近十年最近,黄展护为陌生男孩提供“2号餐”的视频更是打动了无数人1免费的“2号餐”背后是老板近10年的温暖坚持8月13日黄展护正在后厨炒菜他的妻子曾春玲则在门口的熟食档招呼客人店门口一个拖
2025-08-31 22:02:00
-
-
太原:动车从潇河产业园区旁掠过
8月29日,绿油油的田野上,动车从潇河产业园区旁掠过,与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一幅生动图景。王韵菲 摄 太原日报
2025-08-30 07:11:00
-
-
生娃养娃 请收好来自国家的“育儿福利包”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生育津贴、医保报销等方面,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来源 :中国政府网(编辑小鹿)
2025-08-28 16:41:00
-
-
河口:用“友谊金桥”培育文化使者
近日,在“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暨云南省第四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中,河口县“友谊金桥”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文明实践项目凭借“文化润心、实践赋能”的独特路径,从全省3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中脱颖而出,跻身全省五个一类项目之列,成为促进中越民心相通、深化边境地区文明实践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5-08-28 08:17:00
-
-
人民日报丨辽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 近3年年均输送23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辽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近3年年均输送23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教室当车间 作品成产品(民生一线)核心阅读辽宁聚焦产教融合、工匠培育、国际合作,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训车间、校企合作“订单班”等措施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帮助更多青年学子实现技能成才梦想;推动国际化办学,海
2025-08-26 0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