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亲属违规收礼党员干部可能触犯哪些纪法条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06:00    

党员干部的亲属违规收礼,该党员干部可能触犯哪些纪法条款,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有观点认为,党员干部亲属违规收礼,大多系党员干部授意、指使,亲属只是党员干部收礼的“工具人”,故可一律视为党员干部本人违规收礼,均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九十七条处理。也有观点认为,不宜将亲属违规收礼一概视为党员干部本人违规收礼,鉴于损害党员干部的廉洁形象,可依据《条例》第一百二十一条(其他违反廉洁纪律规定行为)处理。还有的观点认为,如党员领导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不知情,系党员领导干部失管失教导致,构成不重视家风建设行为,可依据《条例》第一百五十二条处理。笔者认为,党员干部的亲属违规收礼,对该党员干部责任的认定不宜“一刀切”,要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区分不同情形处理。

  一、党员干部未谋利,亲属违规收礼情形

  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知情,未要求亲属退还或上交。在亲属违规收礼后,具体应区分利用谁的职权或职务影响收礼。如果亲属本身系党员干部,利用自身职权或职务影响收礼,则应认定亲属违规收礼。如果亲属利用党员干部职权或职务影响收礼,不论亲属是否为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对收礼行为知情的,就负有责令、督促亲属及时退还礼品、礼金等或上交组织的义务,如未采取前述措施,导致案发前亲属一直持有礼品的,反映党员干部本人主观上有收礼的故意,相当于党员干部通过亲属违规收礼,应认定党员干部违规收礼。

  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不知情,在特定情形下构成不重视家风建设行为。党员领导干部负有重视家风建设、教育管理好亲属职责,如其不重视家风建设,对亲属失管失教,导致亲属瞒着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收礼的,可依据《条例》第一百五十二条处理。认定本违纪情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主体特定,系党员领导干部,一般党员干部不构成。二是亲属范围特定,仅限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三是结果特定,要求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

  二、党员干部谋利,亲属违规收礼情形

  笔者认为,即便党员干部有谋利行为,也不宜推定党员干部对亲属收礼行为知情。因为此种推定既缺乏法规依据,实践中也不乏党员干部因对亲属管教不严,亲属瞒着党员干部收礼情形。而党员干部是否知情,直接关系到行为人的主观心态、行为的具体性质、背离廉洁要求的程度等,有必要查清是否知情。

  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知情,涉嫌受贿行为。“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所以,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知情,且党员干部本人又存在为送礼人谋利行为,本质上属于权钱交易的受贿行为,可根据数额、情节等,确定是否涉嫌受贿罪,分别适用《条例》第二十九条(涉嫌犯罪)、第三十条第一款(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等规定处理。

  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不知情,构成违反廉洁纪律中对亲属违规收礼失察行为。《条例》第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可见,违反廉洁纪律行为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违反清正廉洁要求行为,比如违规收礼等;二是滥用职权、谋求私利,包括利用职权影响等为他人谋利。鉴此,《条例》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视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该情形主要针对党员干部有谋利行为,但对亲属违规收受财物行为不知情。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知情的认定。对于党员干部辩称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不知情,既不能一律推定为知情,也不能因党员干部否认就视为不知情。要根据证据状况,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予以判断。要综合亲属与送礼人交往情况、亲属一贯表现、亲属与党员干部关系和居住状况、亲属违规收礼前后党员干部对送礼人的态度变化等情况予以判断。比如,亲属违规收礼前,党员干部拒绝谋利;但亲属收礼后,党员干部积极谋利的,如没有合理解释,党员干部通常是知情的。

  准确把握情节轻重和不作违纪认定的情形。对违规收礼行为的处理,《条例》第九十四条第二款、第九十七条、第一百二十一条等条款规定了情节轻重的要件。情节轻重把握的因素主要有:礼品价值大小或礼金多少、收受次数、收受对象数量、持续时间、是被动收受还是主动索要等。此外,如党员干部在知道亲属违规收礼后,要求亲属立即退还,且亲属确已及时退还,鉴于党员干部没有收礼的故意,在未造成不良影响等后果情况下,对党员干部本人可不作违纪认定。

  关于违纪所得的收缴。有观点认为,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虽然特定情形下能够追究党员干部的违纪责任,但毕竟是亲属控制、占有了礼品礼金,应当动员亲属交出违规收受的礼品礼金,而不宜直接向党员干部本人收缴。笔者认为,虽然亲属违规收礼,但收礼系基于党员干部的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且实践中,党员干部与亲属的财产混同,不少礼品礼金用于家庭消费。综上,从行为的违规性、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的责任以及财产混同的常态,无论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是否知情,只要党员干部对亲属违规收礼行为应当承担党纪责任,党员干部本人就负有上交亲属收受礼品礼金的义务,纪检监察机关可向党员干部本人收缴。

  注意处理的全面性。对党员干部的亲属违规收礼行为,既要处理党员干部,也要处理亲属。其中,亲属系党员的,如党员干部对亲属收礼行为知情,亲属与党员干部涉嫌共同违规收礼,依据《条例》第九十七条处理;如党员干部对亲属收礼行为不知情,对亲属可依据《条例》第一百二十一条处理;如亲属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等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应依据《条例》第二十九条处理。亲属系公职人员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十一条(其他违法行为)等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许展 陆灿林 作者单位:安徽省纪委监委;安庆师范大学)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相关文章
公职人员注意!下班后,这8种场所去不得!

公职人员下班后这8种场所去不得!下班后邀约不断作为公职人员的我哪些场所去不得?不得去企业的招待场所搞变相吃喝提示:党员干部不得去企业的招待场所搞变相吃喝和娱乐,公务用餐应安排在单位内部接待场所或者以政府采购方式确定的定点饭店。不得去大操大办的婚丧喜庆场所提示:党员干部应带头移风易俗、抵制不良风气,不

2025-06-29 09:36:00

三代同堂传递文明家风——记“全国文明家庭”崔晋生一家

  在迎泽街道并州路二社区,提起崔晋生家庭,街坊邻居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个刚刚获评“全国文明家庭”的普通家庭,用二十余年的坚持,书写了一段关于家风传承、热心公益、红色传承的动人故事。  2003年,崔晋生和刘顺学退休后,热情投入社区公益活动,在家门口的迎泽公园开启他们新的人生“舞台”。老两口自掏腰包购

2025-06-09 07:10:00

央媒看赛罕 |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交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满意答卷

5月20日新华社推介《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交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满意答卷》全文如下↓↓↓推窗但见碧云齐,巷转莺声落柳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北依大青山,南傍大黑河,境内石人湾湿地、八拜湖、大黑河郊野花园等生态景观成为吸引市民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大黑河环城水带让居民实现推窗见绿、

2025-05-21 11:02:00

河南多名干部被处理!最新通报

最新消息河南多地纪委监委通报多起典型案例南阳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南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王克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消费卡等问题。2018年至2019年,王克(非中共党员)先后收受某私营公司副总经理石某某所送价值共计7万元的消费卡。王克还存在其他严重违法问题。20

2025-05-02 12:17:00

锦州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锦州市纪委监委通报:锦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太和大队机动队原队长刘学违规收受礼金等问题。2021年4月,刘学在任太和区城市建设综合服务中心职员期间,借父亲去世之机,违规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礼金。刘学还存在其他严重违法问题。2025年3月,刘学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

2025-04-27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