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宁夏中部首次发现蜥脚类恐龙大面积足迹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5 15:03:00    

今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博物馆副馆长杨卿等专家学者,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取得了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宁夏中部以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为主的足迹组合。这一发现对了解中国西北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的古动物群及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资料。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瑞士古生物学杂志》(Swiss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上。

足迹复原图(叶健豪绘)

宁夏恐龙足迹化石首次记录于2013年,后经10多年的调查,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共发现5处下白垩统恐龙足迹化石点,为大型蜥脚类和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2024年4月,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杜芳鹏副教授在宁夏中部同心县窑山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成片的疑似恐龙足迹。随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与宁夏地质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察队,于2024年5月至2025年3月期间,先后五次前往窑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开展了数据采集和剖面测量等工作。

足迹层面(赵明摄)

新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点位于同心县以东约20公里的窑山地区,产于下白垩统六盘山群马东山组,至少包括了12条行迹,158枚恐龙足迹化石。足迹化石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小型四足蜥脚类恐龙足迹,归为雷龙足迹型;另一类为小型两足恐龙的足迹,可能为兽脚类或鸟脚类恐龙足迹。

蜥脚类行迹的局部(赵明摄)

蜥脚类恐龙足迹共计8条行迹,109个足迹。后足迹呈椭圆形或近三角形,长度为13.6至28.9厘米,平均长度为20.7厘米;前足迹呈椭圆形,长度为4.8至13.7厘米,平均长度为10.1厘米。这些足迹长度多数小于25厘米,属于小型蜥脚类足迹。在这些行迹中,有一条特殊的行迹,长度约8.6米,包括20个连续的后足迹和2个前足迹,在第8个右后足迹处,行迹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向东转为向北。在转折点前后,后足有明显的向内旋转,而在转折点处的足迹向外旋转了38度。在转弯后,步幅由100.4厘米变为52.4厘米,明显减小,表明恐龙在转弯后速度降低。

在一些蜥脚类足迹内部,保存有无脊椎动物遗迹,如在其中一个足迹中发现了由昆虫幼虫留下的潜穴,长约32毫米,直径约4.5毫米,位于蜥脚类足迹的底部。恐龙足迹中无脊椎动物洞穴出现表明,在当地半湿润的泥/砂混合坪环境中,或在雨季,恐龙留下的足迹并形成小池塘栖息地,吸引了无脊椎动物的出现和活动。这种恐龙活动对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被称为“恐龙扰动”。

除了蜥脚类足迹外,该化石点还保存有4条疑似双足恐龙的行迹,以及30个孤立的足迹,由于足迹岩层面风化严重,保存欠佳,无法提取更多的信息,无法判断造迹恐龙的具体类型,可能为小型兽脚类、鸟脚类或者四足恐龙的足迹。

足迹局部 (万杨摄)

从区域上看,六盘山盆地窑山足迹与兰州-民和盆地盐锅峡地区白垩纪典型的四足类足迹动物群在时间和空间上可比较,尽管在足迹化石的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后者包含的可能的蜥脚类足迹较少,足迹化石的多样性较高。鄂尔多斯盆地的四足动物足迹也不同于六盘山盆地,虽然蜥脚类动物比例较高,它们还显示出非鸟类兽脚亚目和鸟类的高度多样性。这些动物群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了陆生动物对发生在早白垩世的一次显著的全球性海洋缺氧事件的不同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由区域水文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此次发现是宁夏中部白垩纪恐龙足迹的首次记录,丰富了我们对中国西北部早白垩世晚期四足动物分布组合的认识,也为了解恐龙动物群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

下一步,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古生物化石主管部门将依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确定恐龙足迹化石的保护级别。根据保护级别,设立相应的保护区或保护点。在满足化石保护需求的基础上,兼顾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的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

据悉,本研究汇聚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宁夏地质博物馆、延安大学、德国古爬行及两栖动物博物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众多机构学者的智慧与努力。该项目得益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的“深时数字地球”中央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以及宁夏自然资源厅主导开展的古生物化石调查项目,以及宁夏古生物与地质遗迹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美莹)


编辑 帆帆

来源 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青铜大立人擎圣火 三星堆火种点亮世运会史上第一棒

央视新闻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世运会历史上的首次火炬传递活动今日(26日)举行。世运会的首次火炬传递以及采火仪式如何呈现?记者在现场发回报道↓↓↓成都世运会的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将在四川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进行。三星堆博物馆内的祭祀广场修建于1997年,广场最

2025-07-26 09:05:00

宁夏固原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清洁护食安”专项行动 力促小餐饮小作坊提档升级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小餐饮、小作坊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提升行业整体环境卫生水平,宁夏固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近日全面部署开展小餐饮、小作坊“清洁护食安”专项行动,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力促小餐饮、小作坊提档升级。本次专项行动精准聚焦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

2025-07-09 17:18:00

“庞贝古城”来到长沙,130余件文物重现古罗马文明

邓湘蓉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梓潇7月8日下午,湖南博物院特展厅内,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遇见庞贝:永恒之城”特展正式开启。近两千年前,因火山爆发而被瞬间“定格”的古罗马庞贝城,缓缓打开“城门”,130多件原物真迹首次跨越山海来湘展出,通过文物、复原场景与多媒体互动,市民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庞贝古城的古

2025-07-09 07:26:00

宁夏研发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治病养地"双赢

中新网宁夏惠农7月2日电 (记者 于晶)7月2日,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李岗村的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预示着丰收在望。"往年小麦常因茎基腐病提前枯死,现在白穗少了,产量至少能增两成!"种植大户邹金科的喜悦,源自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国内科研团队研发的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小麦茎基腐病作为

2025-07-02 19:12:00

我国首次破译雷竹染色体级别高质量基因组 填补相关标准参考数据空白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托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建立的国家计量数据应用中心(智慧竹产业),首次破译雷竹染色体级别高质量基因组,有关成果作为标准参考数据,将填补雷竹基因组研究空白,为后续雷竹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分子育种开辟广阔前景。标准参考数据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竹类基因数据作为生物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对竹类植物

2025-06-25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