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围着“牛腚”打转,被千万粉丝催更的“龙兽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0:09:00    

清晨5点多,黑龙江省巴彦县龙庙镇的乡间小道上,一辆沾满泥点的轻客车碾着晨露出发了。“龙兽医,我家牛有点腹泻,你啥时候来呀?”“猪直肠脱出了,快点过来”……驾驶座上,51岁的乡村兽医龙殿俊不时接打着乡亲们的电话。他向左打满方向盘,拐进一条仅容一车通过的泥土路。这是他今天接到的第五个求助电话,而东方的天空才刚刚泛起鱼肚白。

这位被乡亲们喊了30年的“龙兽医”,几百个本子里存着大半个镇的牲畜病历——从难产的母牛到受伤的羊羔,他的出诊记录守护着近千家养殖户的希望。

龙殿俊,网名“龙腾虎跃龙兽医”,1995年开始从事兽医工作,2023年,朴实的龙兽医在儿子龙宣庆的镜头下走红,被千万粉丝催更,“根本看不够”。走红后,龙兽医的家里时常有媒体到访,他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但还是围着“牛腚”打转。

从“新手”到“神医”

“我喜欢下屯子给动物看病,每次到外地参加活动心里都放心不下这些动物,就想赶紧回来。”修牛蹄、洗牛胃、剥胎衣……从小鸡仔到老黄牛,动物们看到龙殿俊就“害怕”,养殖户却盼着他来。

给牛量体温、听诊、追着牛跑、打针、输液,在龙庙镇冬青村村民高臣家里,龙兽医的一番操作让他竖起了大拇指。“牛的肠胃有点问题,昨天他给输液后今天就好多了。”高臣说,附近的养殖户家里动物生病都找龙兽医,大家叫他“神医”。

“给牛输液,扎针要‘快准狠’,刚开始我也扎不到位,现在已经能飞针了。”龙兽医拿着输液针头,对着牛的颈静脉扎下去,吊瓶里的药液迅速变少。“给牛输液很快,几分钟就输完了”“牛的血管和家里用的筷子差不多粗”“牛的鼻子如果湿湿的有汗,大概率是生病了,干的就没事”……提起动物,平时寡言的龙殿俊如数家珍:“都是手艺活,我靠手、眼睛和耳朵来看病,牛在我这不用做B超,怀没怀孕,怀了几个月,一摸就能发现。”

现在被村民称为“神医”的龙殿俊刚开始做兽医时常常受挫,“从小我就喜欢动物,觉得当兽医受尊敬,大家都认识你,走到哪都有人和你打招呼。”初中毕业后,龙殿俊上了职业高中,学习畜牧兽医。毕业后,经过半年实习,龙殿俊信心满满地开了自己的兽医店,但刚开始实践,本期待“一炮打响”的他却屡遭碰壁。给牛治病出现失误、得不到村民认可入不敷出,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蹶不振。

在妻子陈兴玲的支持下,龙殿俊坚持了下来,从步行出诊,到骑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如今的汽车,找他看病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很多次把病危的动物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一天见效,两天见好,三天都痊愈了”,龙庙镇为民村养殖户田亚玲对龙兽医啧啧称赞。

“又拯救一头牛。”给一头得乳腺炎的牛输液后,龙兽医开心地说。

移动诊所碾过四季路

“地球不爆炸,兽医不放假。”龙殿俊说,为了方便出诊,他买了一辆轻客车,后备箱装着满满登登的药品、医疗设备,是一个移动的兽医诊所,每天都会行驶一二百公里。“让养殖户把动物牵过来不方便,我就提供上门服务。”行医30年,他早已把养殖户当成自己的亲人。

做兽医30年,周边村屯的地图已经深深印在龙殿俊的脑海中,每天出诊前,他会在心里先规划路线,把相近的几户放在一起看。他把自己开车的时间当作放松,从郁郁葱葱的盛夏到一片白色的寒冬,脑中的地图,手机里的通讯录,本子上的出诊记录,后备箱里的药品设备,缝缝补补的衣服,摇摇晃晃的车伴着他走过春夏秋冬。

常年奔波在外,东北的冬天天气严寒,龙殿俊锻炼出了“不戴帽子”的本事。“为了看病方便听诊,我让自己逐渐适应气候,冬天也不戴帽子。”

雨雪从来都拦不住龙殿俊出行的脚步,“下雨天,车陷在泥里出不来是经常的,我有时候就把衣服垫在车轱辘下把车开出来,心里着急呀,动物发病一刻也不能耽误。”龙殿俊说,出诊路就像取经路,大雾天、雨雪天、车祸,他遇到的不止“九九八十一难”。

去年夏天,龙殿俊在清晨5点的出诊路上出了车祸导致锁骨骨折,手术后,不少乡亲给他发来问候,要他好好休息。但是面对接二连三的求诊电话,他忍不住躺在病床上远程给养殖户家的动物看病。

出院后第一天,他就直奔牛棚,左手打着绷带,右手就去掏牛屁股,给牛接生。“兽医身上有责任,这些动物是养殖户的生计,而乡村兽医是动物们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它们我义无反顾。”不休假,不过节,龙殿俊的手机24小时开机,对乡亲们“有求必应”。

儿子龙宣庆说,父亲几乎没有陪家人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去年大年三十,一家人在城里吃着年夜饭,有养殖户打电话来让我爸接生,他二话不说就开车走了。”龙宣庆说,有时候父亲正在直播带货,碰到养殖户打电话过来,穿起衣服就走。“直播比给动物看病挣得多,但我爸在乎的不是钱。”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龙殿俊获得哈尔滨市第39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领奖后,他来不及在哈尔滨逛逛,就匆匆返回村屯,“我得赶紧回去,不然养殖户得着急啦。”

赊账本里藏深情

“这家有四千元陈欠,他们也不容易,回头再说吧。”给一家养殖户的牛输液后,龙殿俊在本子上记下牛的用药情况和费用。多年来,他已经用了上百个小本,村民的欠账累计有六七十万元。“有的养殖户家里确实困难,我也不着急要,等他们有钱了会给我的。”对于欠账,龙殿俊不大往心里去,欠款户有需要,一个电话他依然驱车前往。“不能见死不救啊,乡村兽医更要有医德。”

“他的技术好,大家都相信他。而且不抽烟不喝酒,随叫随到,给我家动物看病20多年了。”对龙庙镇为民村养殖户范广军来说,龙兽医不仅是医生,更是朋友。“你啥时候换件新衣服啊,胳肢窝这里都破了。”范广军对龙殿俊笑着说。龙殿俊常年穿的夹克有好几个破洞,羽绒服上也有划破的口子,“常年下乡,穿不了新衣服,用不了半天就埋汰了。”

龙殿俊的朋友圈里,既有自己拍摄的工作日常,也有深夜出诊时即兴写下的诗句:“夜色朦胧树相伴,出诊继续无杂念。乡间小路地平线,日行数里连轴转”;还有观察养殖户生活的生动白描:“养牛户起得早,鸡不叫忙铡草”。带着牲畜体温的视频和沾着泥土清香的句子,在日复一日的出诊路上记录着一位乡村兽医最本真的热爱。“乡亲们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他们,不在屯子里心就不安定,我至少还能干20年。”

走红后,龙殿俊还给村里的小学以及养殖户捐赠衣物。网友纷纷评论:“‘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撑把伞’在此刻具象化了。”

龙宣庆还让父亲和乡亲们一起直播带货。“有时候会请一些没有还账能力的养殖户和我爸一起直播,就算还账了,还会给他们部分报酬,大家都可乐意来了。”龙殿俊的直播间里,特殊的“以工抵债”收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也让温暖的循环在这片黑土地上延续。

上阵还需父子兵

从小,龙宣庆就羞于和别人说爸爸是兽医,“小时候觉得我爸很‘埋汰’,身上有牛粪味,怕同学们说我爸是掏牛屁股的,后来理解了,我爸是靠着掏牛屁股支撑了我们一家。”

2023年5月,在哈尔滨创业失败的龙宣庆回到家乡,他曾做过几年自媒体账号运营,平时喜欢研究短视频。一天清晨5点,他还没睡觉,父亲已经准备出诊,失眠的龙宣庆第一次跟随父亲出诊,发现父亲的工作虽然辛苦却也有意思,有意义。

他尝试着拍摄剪辑了几条父亲工作的短视频,意外地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欢,“火烧牛角”“徒手治好下巴脱臼的狗”“奋战3小时,给误食化肥的老牛洗胃”……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手到病除的高超医术让网友频频“催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龙腾虎跃龙兽医”单平台单账号的粉丝数已超过五百万,多平台加起来粉丝超过千万。

“大家都没见过,感觉很新奇,拍摄内容真实,最主要的是我爸的手艺厉害,30多年只做这一件事。”在“孵化”父亲的路上,龙宣庆也更加了解父亲。他的办公桌上挂着“望父成龙”“全力倚父”等漫画,这是网友对他的调侃,也是他对父亲和家乡的重新理解。

龙殿俊受到关注后,有年轻人专程来和他学习,“现在太忙,一个人干不过来,也想把我的手艺传给年轻人。”龙殿俊说。龙宣庆也对乡村兽医的行业更加感兴趣,想和父亲一起在各地开连锁兽药店,帮助更多的养殖户解决困难。“以前总想着出去,现在发现黑土地上有很多创作源泉,我会继续记录父亲的日常,用新技术传播老手艺,让父亲的医者仁心照亮更多角落。”(本报记者戴锦镕 张启明)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
围着“牛腚”打转,被千万粉丝催更的“龙兽医”

清晨5点多,黑龙江省巴彦县龙庙镇的乡间小道上,一辆沾满泥点的轻客车碾着晨露出发了。“龙兽医,我家牛有点腹泻,你啥时候来呀?”“猪直肠脱出了,快点过来”……驾驶座上,51岁的乡村兽医龙殿俊不时接打着乡亲们的电话。他向左打满方向盘,拐进一条仅容一车通过的泥土路。这是他今天接到的第五个求助电话,而东方的天

2025-05-09 10:09:00

杨苡 | 忆严文井

严文井(图右)与叶圣陶参加作家座谈会。一严文井和孔罗荪一样,都当过作协的领导,也属于知识分子气比较重的干部。没办法,我就是容易和这一类型的领导走得近,话说回来,气味不投的,我不会去接近,只会躲。认识罗荪是因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过南京作协的领导,走得近起先是因为巴金的关系。认识严文井则是我从东德回来以

2025-05-03 03:00:00

幺儿照顾父亲晚年,单独领亡父抚恤金其余四兄妹不同意:他没有将父母合葬!

甘肃榆中的刘老伯夫妇共有6名子女。2017年,刘老伯的老伴去世后,他留下遗嘱,然后跟随幺儿一起生活。2024年,刘老伯去世,原单位有一笔抚恤金和丧葬费,其幺儿去领取时,被告知需要其他兄妹同意。此时,除老大同意外,其他4兄妹均不同意由老六单独领取,原因是他没有将父母合葬,且几年来父亲的退休金收支情况不

2025-04-27 18:07:00

无手女孩称小学被同学叫做怪物、 推到臭水沟里,直到在电视中看到雷庆瑶才开始接受自己

海报新闻记者 田阳 黄晓荣 成都报道四川成都女孩许方燕7岁时因意外双手截肢,经过努力练习生活技能,她得以重返校园。但身体的残缺让周围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他们叫我怪物,也会拿石头砸我,或者把我推到水沟里,我甚至觉得他们说的没错,残缺的我确实是异类。”但许方燕的父亲没有放弃她。9岁时的一天凌晨,父

2025-04-19 23:21:00

写作|郑重的故乡情

文|李怀宇郑重先生今年九十岁,依然神清气爽。《九十自述:我就是个乡下人》2010年草于南非约翰内斯堡,2023年11月补充修改于海上梧桐人家。这本书回忆童年在家乡的故事,与五卷本《郑重其事》日记互读,几乎可视作完整的郑重一生回忆录。郑重原名郑明昭,1935年出生于安徽省宿县大郑家村。村里既没有名门望

2025-04-15 2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