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故里孝贤多∣毛宏霞: 十九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0:53:00
“妈,吃点水果吧。”放下饭碗,毛宏霞便一手拿着勺子,一手拿着香蕉,像哄孩子似地劝婆婆吃“果盘”。她一勺一勺耐心地把香蕉刮下来,然后送到婆婆嘴边,动作轻巧,看到婆婆嘴角有溢出的口水,她娴熟地用湿巾轻轻擦拭……这是毛宏霞日常照料婆婆起居过程中微不足道的镜头。
1979年1月出生的毛宏霞,现负责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农经管理岗工作。她十九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以善良的底色谱写了一曲孝道之歌。
2002年,毛宏霞与丈夫迈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与公婆一直居住在一起。两年后,女儿出生,一家人谦敬礼让,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毛宏霞的婆婆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当时姐姐们都比较忙,没时间整天照顾,我必须得顶上。”毛宏霞坚定地说。于是,她把年仅两岁的女儿放在大姑姐家,自己则忙完了工作便“靠”在医院里,忙前忙后照顾婆婆,按点给老人喂药、打饭、喂饭,悉心陪护婆婆20多天直至出院。“你闺女伺候得真不孬!”同病房的人纷纷称赞道,当听婆婆笑着解释道是儿媳妇时,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说:“真没见过儿媳妇能把婆婆照顾得这么周到的!”
出院后,婆婆的病情很不稳定,不仅一年之内因脑梗复发再次住院,而且还在出院后因打喷嚏后站立不稳摔倒,被诊断为压缩性骨折,毛宏霞再次承担起了侍候婆婆的重任。

“那几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婆婆又接连患上了青光眼、慢性唇炎等看不完的大病小病,‘百善孝为先’,老人有病就得抓紧治,更何况自己的婆婆。”毛宏霞说,为了治好婆婆的病,她多次陪着婆婆到济南等大城市看病,久而久之,柔弱的她也练就了能将婆婆“背起来”“架着走”的硬功夫。
“妈,起来走走吧。”下午两点,毛宏霞开始搀扶着婆婆起床,在客厅里“遛弯”。“每天必须得这样起来走走,锻炼腿部力量,要不然时间长了双腿有可能肌肉萎缩。”毛宏霞解释道。在她的心里,照顾婆婆有一张“时间表”,这让她照料起婆婆来显得井井有条。“就拿休息日来说,一般是8点半起来做饭,然后给她穿衣服、洗脸、刷牙,把她扶到轮椅上,喂饭、喂药,打开电视找到她喜欢看的频道,忙活着做午饭的时间也就到了。”毛宏霞说,午饭后一般会给婆婆“加餐”一些时令果盘,然后扶老人起来走两圈后再让老人午休。睡前,毛宏霞还会雷打不动地为婆婆洗脚。“用热水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晚上睡得也香。”她笑着说。
毛宏霞心里的“时间表”也在自己身体上内化成了“生物钟”。随着婆婆年纪越来越大,晚上经常要起夜两三次。“一般是12点一次、2点半一次、4点半一次,所以我都到12点之后再睡,这样就可以少起一次。”毛宏霞说,自己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到点就醒”,不用老人提醒,自己到点就能起来帮助婆婆小便。有的邻居劝毛宏霞给婆婆用纸尿裤,说这样省事,但毛宏霞坚持不用。在她看来,穿纸尿裤容易闷热潮湿,会导致婆婆起褥疮。与婆婆身体上遭受的痛苦相比,自己晚上起来几次又算什么呢。

毛宏霞坦言,快20年了,自己很少出远门,“特别是这几年,爸爸和公公都相继去世了,我把妈妈接过来一起住,两个‘妈妈’在一起,照顾起来也方便。”在吃饭方面,她非常注意营养搭配,多做一些老年人能吃的软糯的饭菜,很少放辣椒;天气热了,她天天给婆婆洗澡换衣服;遇上婆婆排便困难,她就戴好一次性手套,用手指一点一点抠出来,帮助老人排便……
毛宏霞的行为温暖着一家人,也深深地感染着孩子。“闺女假期在家都是帮着我扶着她奶奶上厕所,还给奶奶递便器。”毛宏霞脸上满是笑意。儿子从两岁起就知道照顾奶奶了,稚嫩的小手会精准地拿起阿司匹林等奶奶需要服用的药物,摇摇晃晃地递给妈妈,甚至还知道什么药该吃多少。遇到好吃的东西,他会先给奶奶和姥姥吃,然后自己再吃。潜移默化中,“孝老爱亲”化为家风,拂过孩子心田,在孩子心里开花结果。
近7000个日夜,毛宏霞重复着看似简单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情,用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大众新闻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束婧冉 王洪玮 宋墁)
-
-
开学倒计时 这份指南帮你把状态拉满
下周大中小学将陆续进入开学季,还剩一周调整时间,如何帮孩子收收心,告别“开学焦虑”,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开启新学期?这份指南请收好!家长请注意孩子这些表现可能是“开学焦虑”“开学焦虑”一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等。也有学生的焦虑表现从心理反应向生理反应发展,比如出现
2025-08-25 20:15:00
-
-
线上教培账号话术轰炸向家长贩卖焦虑 律师:属于违规
一年级暑假要打基础 二年级暑假弯道超车 六年级暑假用来逆袭线上教培账号话术轰炸向家长贩卖焦虑“一年级暑假要打基础”“二年级暑假规划好能弯道超车”“最值得卷的就是四升五暑假”“六年级暑假用来逆袭,不然初中真跟不上”……今年暑假,“弯道超车”取代了往年的“暑假最可怕”,成为一些教培机构暑期营销的新热词。
2025-08-22 11:16:00
-
-
关于牙齿矫正的四个高频问题
“孩子乳牙还没换完,现在戴矫治器会不会把恒牙顶歪?”“30岁才开始做牙齿矫正,牙齿会不会松得早?”暑假期间,这些是被患者问到的高频问题。那么,牙齿矫正到底有没有年龄上限?孩子到底该等一等还是“马上做”?其实,牙齿矫正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真正影响矫正的是牙周健康而非年龄。正畸的原理是牙齿在适宜正畸力的
2025-08-20 12:32:00
-
-
娃趴地耍赖,爸爸妈妈爷爷淡定围观!网友:这家子情绪太稳定…
8月16日网友@盛夏发布的视频"一窝子犟种"在平台播放量超过了1500万视频中,一个幼童趴在地上耍赖,爷爷和父亲站在一旁情绪稳定地看着,随后爷爷静静地从背包中拿出防蚊喷雾递给爸爸,爸爸默默地为孩子喷上后继续在一旁观看孩子。妈妈在视频上配文"三个人的情绪都犟得很稳定都没有发脾气"视频拍摄者系孩子的母亲
2025-08-20 00:16:00
-
-
心大陆陪伴机器人:划下AI时代儿童数字素养“起跑线”
受访者供图“我不想做数学题!”“我们可以玩‘超市算账’游戏呀,你当收银员,我来买东西,算对了就能给你的萌宠‘闪电’换零食哦。”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A106京东展区,一位5岁男童正和心大陆AI儿童陪伴机器人“嘟嘟”畅聊。电子萌宠撒娇要“洗手吃饭”、互动绘本在关卡中激发孩子“我再想想”……小小的展台
2025-08-12 1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