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条向上攀登的路(人民论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56:00
一人随意组合积木、再分步拆解,一旁“注视”的机器人有样学样,很快便用自己的方式还原了整个过程。
这是笔者采访中见到的场景,技术人员介绍,机器人在向人学习,像人一样去感知环境、操纵物体,通过不断地尝试来学习各类技能,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看一遍、学一遍、做一遍”。
这是颇有意味的一幕。“具身智能”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从能够负重登山的“机器狗”,到能完成零部件安装和高精度操作的人形机器人,这个很有未来感的词,已经闯入大众视野。
具身智能等一系列新成果、新突破,生动折射出我们走过的路,跟跑、并跑、领跑,自主创新、自立自强,中国科技创新跑出一条向前延伸、向上攀登的路。
比如芯片正在打的“翻身仗”,从零起步,遭围追堵截,被讥讽:拿给你们图纸,也造不出来。一看,看到一流水平也看到差距;二学,向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学习;三做,不让学,那就自己蹚出新路。
中国科学家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自然》杂志审稿人口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一步。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敢叫板、善攻坚,才能跨越“封锁线”,赢得“主动权”。
自己做,之于中国创新来说,是绝地突围,更是自力更生。
“磁悬浮+风机”,曾是我们的发展痛点,相关应用只能依赖国外产品,“高价买、高价修、高价用”。中国一家独角兽企业,在底层技术创新上修炼内功,研发出精度高又实惠的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化被动为能动,深钻精耕、持之以恒,创新动力便会源源涌动。
技术之根在于新,创新之本在于用。科技成果转化了,才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如果创而不用,美国苹果公司高管,何以从全球“果链”的中国供应里,感到“信心满满”?如果创而不用,欧洲老牌车企何以“牵手”中国造车新势力,让“技术出海”成为可能?能创造、善创新的中国,不仅独立自主开辟向前的大道,更在开放合作中打开共赢的空间。
无论“从0到1”,还是“从1到100”,勇闯“无人区”,抢占制高点,必须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不下鞍。创新路上,还会遇到“封锁线”“大陡坡”“篱笆墙”,始终秉持“飞天揽月”的进取精神、“哪吒闹海”的无畏品格,就能不断登临更高的“高地”。
4月中旬,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开跑。起步,加速,冲刺。今日之中国,赛道丰富而广阔。锚定目标、铆足干劲、全力奔跑,创新必无远弗届、不可限量,引领我们向科技新高峰、发展新境界一路挺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1日 04 版)
-
-
研修营、人才政策、导师领航计划,第11个矩阵项目→
5月16日下午,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支持下,以“青创英才 浦享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青浦分论坛成功举行。青浦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得志,市国资委知联会副会长、东浩兰生集团财务总监陈璘,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陈凯出席活动。这是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年度第11
2025-05-19 09:40:00
-
-
在上海,机器人正加速“进化”(“融”观中国)
本报记者 沈文敏 韩维正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正在进行抓握训练。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供图今年三月,二〇二五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赛。赛事期间,傅利叶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傅利叶供图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上汽通用汽车完成实
2025-05-19 06:04:00
-
-
这档总台节目播出后,两卷国宝帛书从美国回家了!
北京时间5月18日凌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的最新报道下,是许多网友第一时间奔走相告的喜悦:欢迎国宝回家!新闻报道的主角,是两卷薄如蝉翼的帛书。当地时间5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
2025-05-18 16:48:00
-
-
社评:“一船难求”折射中美经贸关系本质
来源:环球时报 随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落地,5月14日两国调整加征关税的措施同日生效,中美航运市场呈现“一船难求”的景象:中国出口企业的电话被美国客户“打爆”,从美国进口货物的焦虑也随之缓解,深圳盐田港泊位爆满,出口美国的货柜、舱位预订量飙升,甚至“到5月底所有去往美国的航线都接近爆舱”
2025-05-16 00:22:00
-
-
中国经济必将在逆风中向新向好
4月16日,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实现了“开门红”。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势头,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在当前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对等关税”背景下,也有些人心生疑虑:中国经济能不能顶住外部冲击?能不能持续向新向好?不可否认
2025-05-15 1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