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走心才能打动人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6:09:00
近日,被誉为文创“天花板”的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突破100万件,创下国博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
如今,博物馆文创产品已走进不少消费者的购物清单,成为消费市场一道别样的风景。但爆款还是少数,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依然突出。破解同质化困局,文创产品开发者需从源头做起,解码文化内涵、注重传承创新、精准对接市场……只有创新走心、转化用心,才能打动人心。
深挖地方文化。文创开发不是对文物图案的简单复制粘贴,而应深入挖掘文物承载的特定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妞”,设计灵感源自唐代仕女俑,生动还原了唐代的审美与文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把文物发掘的神秘体验融入产品,让大众沉浸式感受历史魅力。这些爆款文创产品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扎根地方文化,提取标志性符号,赋予产品鲜明的地域特色。
重视传承创新。“王的手创”文创品牌在贵州、云南、山西等地建起28个手工村落,与1400余名乡村手艺人长期合作,制作非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一件件精美的产品实现了持久的经济回报和难能可贵的情感共鸣,维护了口碑,也保证了销量。反观一些博物馆文创产品,跟风模仿、粗制滥造,不仅损害了博物馆的品牌形象,也阻滞了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精准把握需求。开发者应紧跟时代潮流和社会热点,依据细分人群的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创产品研发,让产品始终充满新鲜感、贴近性。
随着游览博物馆的热度持续升温,游客打卡有着“最后一个展厅”之称的文创销售空间成为必然。文创产品应在开发中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良好结合,真正发挥出传递美学价值,讲好文化故事的功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畅)
-
-
从焊接“隐形冠军”到具身智能探索 进化的卡诺普工业机器人丨万千气象看四川
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企业故事】8月29日,在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测试车间,研发人员正对工业人形轮式机器人“灵烁”、AI复合机器人“灵迅”进行多场景测试。这两款今年8月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机器人,融合具身智能、大模型与一体式高精度控制,成为卡诺普在工业智能
2025-08-30 22:42:00
-
-
七夕来均安,赴一场浪漫之约!
8月28日晚,七夕佳节前夕,均安镇沙头社区内人头涌动。随着一盏盏河灯点亮河岸,2025年佛山市“我们的节日·七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暨第八届均安镇自梳女七夕文化节正式启动,一连三天,用四重诗意空间,为市民游客打造浪漫满满、文化味浓的约会新场景。第八届均安镇自梳女七夕文化节启动。沿着沙头的文化脉络,那
2025-08-29 10:22:00
-
-
比吸烟更有害的,是“拍脑袋”的评判 | 柚子态度
鲁迅先生手指夹烟,眉头深锁——这是绍兴鲁迅故里纪念馆一面网红墙上的画面,是游客们争相打卡、致敬经典的文化场景,却因为一位游客的投诉冲上热搜。投诉者认为,这幅画面是在“误导青少年”。一时间,舆论哗然。绝大多数网友的态度鲜明:历史不是橡皮泥,不能按今天的喜好随意捏造。鲁迅手中的烟,早已不是简单的吸烟动作
2025-08-26 10:46:00
-
-
人民财评:“娃衣”走俏,“小生意”创造大市场
缀着宋锦纹样的娃娃小旗袍、复刻云肩元素的背带裙,从基础款到高端定制,从现代潮流到传统非遗……玩偶的衍生品类“娃衣”正逐渐成为“养娃”的标配。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娃衣”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7.08%,今年5月销量出现暴涨,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娃衣”既靠传统文化“加分”,也靠个性设计
2025-08-25 16:54:00
-
-
选调生用文化创意向景点“借流”,撬动成都金堂县乡村产业“商机”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刘恪生“柴火农具归到位,犄角旮旯无垃圾,烂菜烂果莫乱堆,枯枝落叶随时扫……王大嬢,把农具收拾归一哟!”8月下旬,走进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白岩村,时不时都能听见村民们念叨着这几句顺口溜,在互相调侃、相互提醒。这是几个月前,由村主任助理、驻村选调生孙学艺在村中发起的“和美庭院”评比暨科
2025-08-22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