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贺兰山网评:清明时节话“清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7:16:00
来源:【宁夏新闻网】
梨花淡白柳深青,又是一年清明时。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千百年来,每到此时,人们纷纷祭祖扫墓、缅怀先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全国各地大力倡导鲜花祭祖、“云祭祀”、植树扫墓等文明绿色低碳祭扫方式,不仅实现了传统祭祀文化的迭代升级,也有效防范和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让安全站稳“C位”,让清明更加清新、文明。

海报设计 张立军
我们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理念,摒弃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方式,让清明祭扫褪去烟熏火燎。也要倡导文明、简约、节俭的新风尚,做到清明祭扫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使祭祀活动回归“传承好家风、彰显正能量”的本源。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
清明细雨不仅应打湿追思的衣襟,更要浸润孝亲的当下。“子路负米养亲”的典故穿越千年,道出孝道的真谛不在祭品的丰俭,而在反哺之情的真挚。
“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祭奠先人的最好祭品,是时时总会记起的浓稠思念;悼念先人的最佳方式,是更好去爱身边的亲人,发乎于真心、行乎于真情,多尽孝道。
“子欲养而亲不待”,若爱父母,珍惜当下,尽孝莫迟,陪伴才是最真情的告白。对行动逐渐迟缓的父母多一点耐心;对父母做的缺盐少醋的饭菜多一点包容;常回家看看,对父母多一点嘘寒问暖……身为子女的我们,要树立“行孝要尽早”理念,在双亲健在时多尽一份心,多承一日欢,尽心尽力尊重和赡养老人。
“清”和“明”也承载着人民对清正干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清朗社会的期望。
“清明”也引申到“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的廉政文化范畴。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作风建设。
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同时,将“风气之清”的古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常思“清”“明”“洁”,不忘立身之本、不移公仆之心、不谋一己之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廉思廉践廉,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不搞封建迷信活动、拒绝“吃、请、送”,铁腕纠“四风”,自觉做好清明时节“清廉人”,让清明节更加“清明”。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回望,清明早已超越追思先人的单一维度,成为涵养家风、敦化民风、锤炼政风的文化载体。
让我们共同抵制庸俗愚昧、封建迷信的祭祀陋习,自觉践行丧俗改革相关规定,让清明节祭祀由注重实地实物祭扫向精神传承为主转变,争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共度一个文明、安全、绿色的清明节。(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黄宗跃)
本文来自【宁夏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
清明守护:环卫工人筑起绿色防线
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清明将至,春意渐浓。在郑州市二七区,人们纷纷踏上祭扫先人、踏青寻春的旅程。然而,在这慎终追远的日子里,一抹抹“橙色身影”始终穿梭于街头巷尾——环卫工人们以岗位为责,用双手守护城市洁净,用行动倡导文明新风,为清明假期筑起一道安全与文明的防线。 清明期间,祭扫活动集中。二七区的环卫工人
2025-04-05 14:04:00
-
-
东湖评论:在追思怀远中厚植家国情怀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气节。当春风拂过青松翠柏,当细雨浸润黄土石碑,人们以祭扫仪式连接过去与现在,让那些历经时间洗礼、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在新时代绽放万丈光芒。一缕心香寄哀思,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对初心的叩问。在文明祭扫的青烟袅袅中,古训家风与时代精神交响共鸣。戍边烈士陈祥榕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
2025-04-05 10:45:00
-
-
清明假期“解剖”红叶谷景区,游客以祭扫为主,下午出现客流高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4日是2025年清明小长假第一天,记者在济南近郊红叶谷景区采访看到,市民游客将清明祭扫与近郊游结合,假日旅游特点鲜明。记者下午1点多从济南市区出发,驾车经济泰高速前往南部山区的红叶谷景区,一路上道路比较通畅。驾车直接驶入景区停车场,此时场内私家车泊满约一半儿的停车位。在
2025-04-05 09:12:00
-
-
清明节假期首日各地接待现场祭扫群众3300多万人次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朱高祥、魏冠宇)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记者从民政部获悉,4日全国有6.55万家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现场祭扫服务,全天共接待祭扫群众3302.61万人次,疏导车辆750.19万台次,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55.83万人。其中,选择鲜花祭扫等绿色低碳祭扫方式的群众2108.
2025-04-04 20:42:00
-
-
古丝路清明千年习俗:享4天小长假 节日盛宴别开生“面”
中新社兰州4月4日电 (记者 冯志军)古代朝廷可享4天小长假、节日盛宴别开生“面”、寺院设乐官民共赏……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在闻名遐迩的敦煌石窟和中国最大的汉简宝库里,保留记录了诸多清明千年习俗,除祭祖扫墓、禁烟冷食、荡秋千外,还有诸多鲜为现代人所知的节日活动。作为目前中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
2025-04-04 1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