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店书会:古韵文化搭台 探索流量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9:40:00
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杨银鹏/文

(赊店书会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现场。申鸿皓 摄)
曲韵悠扬,大地焕彩。3月29日至31日,一年一度的河南社旗·赊店书会,在“万里茶道”枢纽重镇赊店精彩上演。
书会上,全国36支专业曲艺团队与200余名民间曲艺工作者负鼓携琴、说唱献艺;古镇里,一拨拨慕名而来的游客,身穿汉服畅游山陕会馆等景点……曲艺古韵与文旅古风的深度融合,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打开方式”,探索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社旗经验。
日趋成熟:书会呈现四大变化
本届书会会场,设于古色古香的酒乡小镇。大象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狄公山下,桃花掩映,两个舞台遥相呼应,非遗集市一字排开,听曲者如痴如醉,闲逛者优哉游哉,一幅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
社旗县委副书记、县长关文波接受大象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多年探索,本届书会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一是规格提档升级,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指导,河南省文联和省曲艺家协会主办,邀请到了刘兰芳、胡希华、范军等名家以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白军选、侯红莲等;

(演出结束后,胡希华的车前围满了恋恋不舍的观众。杜斌 摄)
二是深度融合文旅,推出“穿汉服免费游古镇”惠民活动,联动赊店古镇景区与酒乡小镇推出沉浸式文旅项目,如《将进酒》情景剧、花船巡游、水上婚礼等,同时通过非遗大集市推动特产展销,形成“文化引流+消费转化”模式;
三是服务保障创新,首次引入“曲艺集市”民间艺人小书场展演,增设分舞台满足多元演出需求,并通过“送欢笑到基层”活动扩大惠民覆盖面;
四是内容形式革新,新增现代题材节目如河南坠子《行走河南有看头》、相声《哪吒3之“豫”真神了》等,结合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扫黄打非、普法宣传等主题,探索曲艺与时代议题的结合。
探索历程:知行互促迭代升级
3月30日晚,赊店书会IP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赊店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曲协副主席、河南省曲协主席范军,河南省曲协副主席、河南省曲艺团团长袁满,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贺宝林等业内专家,提出了创办曲艺学校、建设书会街、打造南阳独有的文化符号等宝贵建议。
这场座谈会,是社旗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曲艺文化发展方向的缩影之一。关文波表示,社旗县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举办书会打好传统文化牌,是社旗县委、县政府持续谋划的重点工作。书会恢复举办至今,社旗县一方面邀请专家指导、借鉴外地经验,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复盘,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从而推动赊店书会逐步迭代升级。

(山陕会馆中“花漾赊店 朝遇书会”汉服展演。 刘源 摄)
据社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赵向龙介绍,赊店书会虽然恢复举办较晚,但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三次跨越:
一是恢复传统,2018年以重启农历三月三书会为标志,聚焦传统曲艺的抢救性保护,通过“书状元”评选吸引民间艺人,恢复了鼓儿哼、大调曲等原生艺术形式;二是融合创新,2019年以来逐步引入扶贫、摄影、抖音等时代元素,推动曲艺与基层生活结合;三是提档升级,2024年以来提出“以会为媒、强旅兴业”理念,通过IP打造、非遗展演等,推动曲艺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集思广益:解锁更多想象空间
书会举办期间,大象新闻记者通过走访曲艺名家和民间艺人发现,赊店书会及曲艺文化仍然面临着不少发展难题。
评书女王刘兰芳接受专访时表示,这是她第二次参加赊店书会。与以前相比,她发现今年的舞台布置、文化氛围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书会观众以老年人为主,年轻观众不多。因此,她在演出时选择了非常传统的岳飞题材。

(刘兰芳再次登上赊店书会舞台。 申鸿皓 摄)
社旗籍曲剧艺术家胡希华表示,赊店书会举办时间选得好,三月三,艳阳天,非常适合听曲、春游,相比经常遇上雨夹雪天气的马街书会,少了很多不便。书会也一年比一年隆重,但是本地的民间艺人还没充分组织起来,曲艺表演没有实现常态化。
81岁的民间艺人、“书状元”评选探花获得者吕有见说:“我从13岁起唱鼓书词,走街串巷一辈子。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传承难,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历史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断了。”

(吕有见在民间艺人小书场上表演。杜斌 摄)
来自曲艺世家的民间艺人赵荣敏告诉记者:“除了参加书会和到公园里义演,很多民间艺人和我一样,缺少表演舞台。希望能加入专业团体,让家传的弹唱技艺继续发挥作用。”
关文波也坦言:赊店书会存在不少有待提升的空间,一是年轻群体吸引力有限,如何平衡传统内核与潮流表达仍需探索;二是文化产品转化不足,文创IP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产业链;三是品牌影响力区域化,书会虽在省内形成口碑,但全国性传播仍依赖头部艺术家,缺乏持续性话题营销策略。
针对现存问题,围绕如何打造赊店书会IP、解锁流量密码,关文波谈了社旗县的筹划:一是强化IP运营,推出“赊店书会”系列文创产品,依托“书状元”评选等活动打造标志性文化符号;二是优化科技赋能,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云上书会”、发布纪录片,提升品牌质感和影响力;三是深化文旅融合,推动“酒乡小镇+赊店古镇”一体化开发,策划四季主题文旅活动,延长曲艺展演时间和游客停留时间。
让书会越来越有韵味、让观众越来越有兴趣、让文旅越来越有活力,是参会者及社旗人的共同期盼。
刘兰芳提议道:书会在农历三月三前后举办,春暖花开,气温适宜,如果能在舞台附近把传统庙会办起来,把更多民俗表演、特色小吃引进来,就会留住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观众年轻化之后,紧跟时代潮流、富有地方特色的新节目,自然会涌现出来。
胡希华表示,自己对家乡的曲艺发展一直非常牵挂,希望社旗能够成立高规格的曲艺团,对优秀民间艺人开展系统、专业的培训,为传统文化搭建起发扬传承的舞台。
南北曲艺荟萃地,千年商韵焕新声。融合古今之魅的赊店书会,正为社旗打开充满想象空间的大门……
【编审:赵勇生】
-
-
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竞赛将在漯河举行
6月16日,记者从漯河技师学院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竞赛将于6月18日至22日在该学院举行。据介绍,本次比赛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同步赛事,属于国家一类赛事,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漯河市人民政府承办,漯河市委人才办、漯河市
2025-06-17 09:43:00
-
-
同心·大调研|聚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全国工商联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新网太原6月14日电 题:聚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全国工商联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中新网记者 李庭耀 韦亮 陈建新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2025-06-14 09:11:00
-
-
功夫在诗外 “小筇竹”中蕴含“大学问”
功夫在诗外 以云南省大关县筇竹产业为例,浅析云贵山区“一县一业”电商发展策略筇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竹种,其显著特点是竿环极度隆起,极具辨识度,有天然古典韵味。其材质坚硬、韧性好,是制作手杖、家具等工艺品的上等原材料。其笋质香嫩脆鲜,富含粗纤维和维生素,是上等“山珍”。筇竹自然分布范围高度集中,全球70
2025-06-06 12:36:00
-
-
“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作品巡展” 第四站在郑开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魏5月30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作品巡展”第四站在河南省美术馆二号展厅开幕,展览由浙江师范大学、河南省美术馆主办。纸是讲述中国故事、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绝佳媒介。敬惜字纸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合共生,体现了对文字载体——纸张的尊崇。
2025-06-05 10:13:00
-
-
34人!鹤壁市公开招聘就业见习人员
5月27日鹤壁市发布2025年招聘就业见习人员公告详情↓↓↓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河南省就业见习管理暂行办法》,现发布2025年鹤壁市市直和淇滨区5家见习单位见习岗位34个(详情见附件《鹤壁市2025年就业见习岗位信息统计表》)。(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凡在本省内已办理实名制登记的离校2年内未就业
2025-05-2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