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柚香谷武胜项目开工,打造产业融合新标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6:37:00    

4月17日,四川武胜迎来产业振兴新篇章——“柚香谷”武胜年产30万吨香柚饮料及食品深加工基地项目开工,武胜柚香谷项目是继浙江常山、广西百色之后,成为柚香谷又一重要产业基地,是柚香谷香柚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也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加工香柚30万吨,柚香谷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让武胜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以香柚产业为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柚启新程 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中,柚香谷不仅成功塑造宋柚汁品类原创的产品形象,多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的地位,更是成为行业的焦点。武胜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自主知识产权杂交柑桔品种种植区,此次开工的“柚香谷”深加工基地,将柚香谷常山经验与武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农业资源有效结合,通过嫁接技术将YUZU香柚与原有大雅柑结合,打造成2.4万亩优质YUZU香柚的种植基地,这一技术优势能有效缩短挂果周期并提升抗病虫害能力,实现了“技术增效、产业提质”。目前,该项目已带动当地11个乡镇2万余人就业,助力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的鲜活实践。


科技创新破瓶颈 稀缺原料筑壁垒

香柚产业的崛起,离不开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攻坚与对原料稀缺性的战略布局。柚香谷创始人宋伟在深入日本考察后,发现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YUZU香柚在国内几近绝迹,却在海外衍生出百余种深加工产品。柚香谷创始人宋伟说“我们自己的东西,消失在我们的土地上,却在异乡开花结果。我想,我一定要把它带回家去。”为此,柚香谷选择自行引种并培育大面积的YUZU香柚!2015年,柚香谷从日本引进香柚品种,用3年完成土地平整5000亩,育苗60万株。到2024年,在浙江常山、四川武胜、广西百色、重庆酉阳四地,已建成香柚(YUZU)基地3万多亩,定植香柚超过120万株,这不仅填补了国内原料空白,更以“人无我有”的稀缺性构建起市场护城河。


与此同时,企业通过不断研发、产品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困局。融合常山胡柚与YUZU香柚首创了“双柚汁”饮料,连皮带肉整果研磨,以清爽口感和独特柚香赢得消费者青睐。而更名为“宋柚汁”的品牌策略,进一步强化了产品辨识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原料+品牌”双轮驱动的模式,为国内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小柚子撬动大产业 乡村振兴添活力

柚香谷计划在未来配备有充足原料的情况下,将围绕着柚子开发了一条全产业链,利用果皮、果肉、果叶,打造丰富的饮料、糖果、冰激凌、个护美妆等产品。“柚香谷的终极形态,应该是一个以‘柚’为核心元素的快消企业”,创始人宋伟曾这样说道。


当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加快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脚步,农业深加工产业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武胜“柚香谷”项目的开工,以产业融合激发当地活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未来,随着更多“致富柚”走向全国,这条产业融合振兴之路,必将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颗香柚,托起一座城的产业梦想,实现“产业兴农、品牌强农”。

相关文章
华中农大深化新农科新工科建设 襄阳“两新”基地正式启用

湖北日报讯(记者褚楠、通讯员蒋朝常)“第一次来襄阳,一定要吃一碗牛肉面,好得很!”9月1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大二学生吴梓铭从武汉抵达位于襄阳的新农科2.0、新工科2.0人才培养基地(简称“两新”基地),刚办完报到手续,就来到食堂品尝了一碗地道的襄阳牛肉面。今年9月起,华农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和工学院近2

2025-09-01 19:35:00

太原:动车从潇河产业园区旁掠过

  8月29日,绿油油的田野上,动车从潇河产业园区旁掠过,与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一幅生动图景。王韵菲 摄 太原日报

2025-08-30 07:11:00

业绩大跳水!洽洽不“香”了?

以往的“优等生”可能有些失落感。近日,“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披露了一份并不理想的“期中成绩单”。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洽洽食品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下降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64万元,远低于上年同期的3.37亿元,同比下滑73.68%。与此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25-08-28 14:25:00

人民日报丨辽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 近3年年均输送23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辽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近3年年均输送23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教室当车间 作品成产品(民生一线)核心阅读辽宁聚焦产教融合、工匠培育、国际合作,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训车间、校企合作“订单班”等措施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帮助更多青年学子实现技能成才梦想;推动国际化办学,海

2025-08-26 08:11:00

选调生用文化创意向景点“借流”,撬动成都金堂县乡村产业“商机”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刘恪生“柴火农具归到位,犄角旮旯无垃圾,烂菜烂果莫乱堆,枯枝落叶随时扫……王大嬢,把农具收拾归一哟!”8月下旬,走进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白岩村,时不时都能听见村民们念叨着这几句顺口溜,在互相调侃、相互提醒。这是几个月前,由村主任助理、驻村选调生孙学艺在村中发起的“和美庭院”评比暨科

2025-08-22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