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盯上未成年人,该如何防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1:17:00
.ariafocus{outline:none;}body.useOldFixed [aria-fixedOldHidden=true],.ariaHide{display:none !important;}:focus{outline:none !important;}@font-face {font-family: "XHW-pzh";src: url(https://www.news.cn/global/public/text/XHW-pzh.woff?t=1663146042696) format("woff"),url(https://www.news.cn/global/public/text/XHW-pzh.woff2?t=1663146042696) format("woff2"),url(https://www.news.cn/global/public/text/XHW-pzh.ttf?t=1663146042696) format("ttf");
谎称赠送游戏皮肤、诱骗进入“明星粉丝群”……
电诈盯上未成年人,该如何防范(民生一线)
“加我微信,免费领皮肤。”“我是明星助理,完成任务就能获得视频通话机会一次!”“不听话,小心把你抓到监狱去。”……
近期,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时有发生,尤其小学、初中阶段学生,由于警惕性较差,稍不注意便踏入诈骗分子精心设置的陷阱,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心理伤害。
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常见的套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有效防范诈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诈骗未成年人套路多样
一天晚上,11岁的陈某正在刷短视频。“家人们,点关注不迷路,成为粉丝就送游戏限定皮肤哦!”突然弹出的直播画面,引起了陈某的兴趣。
在穿着公主裙的女主播身后,正是陈某心仪已久的游戏皮肤。陈某立即点击关注,私信框马上弹出粉色气泡:“小可爱要皮肤的话,点这里进粉丝群。”进群后,“客服”很快发来弹窗,陈某激动地把自己想要的皮肤告诉“客服”。
突然,陈某的手机屏幕跳出盖着“中国公安局”红章的截图,并发来警告:“检测到您是未成年人,本次操作导致公司账户冻结6万元!必须配合激活解冻,否则将追究监护人‘刑事责任’!”陈某立刻紧张了起来。
因担心父母得知自己“闯祸”,陈某想方设法拿到母亲的手机,按照对方指示下载了各种软件。对方通过共享屏幕软件查看到陈某母亲的手机验证码,将绑定银行卡中的资金全部转走。当陈某看到母亲手机上的转账信息才恍然大悟,立即告知母亲,并一起前往派出所报案。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云南省昆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工作人员林琼介绍,案件类型主要以刷单返利、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冒充公检法等为主。
警方在办案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宣称免费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来骗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或者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共享屏幕等手法,获取家长的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骗取钱财。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
林琼介绍,近期警方还发现有不法分子以加入“明星粉丝群”为诱饵,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恐吓未成年人涉嫌对明星造谣等,让未成年人打语音电话配合调查,还称可以帮未成年人洗清嫌疑,诱导其进行转账。
有的不法分子还会利用亲情关系编造故事。比如有人给某初中生打电话,说她爷爷涉嫌违法犯罪,如果不按照要求操作,就把爷爷抓起来,诱导该初中生通过微信转账1万多元。“不法分子会先利诱,后恐吓,几种手段结合。再通过刷脸支付、下载远程协助软件、发送验证码等方式实现转账、充值,或者账号换绑。”山西省太原市反诈中心二级警长李婉彤说。
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反诈意识较弱
为何骗子频频向未成年人下手?
“骗子骗人有时是无差别攻击的,只是未成年人更容易中招。”李婉彤介绍,一些未成年人受骗,其实和家长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于是放松了警惕。
李婉彤解释,有的家长喜欢设置人脸识别、免密支付等支付方式;有的家长在让孩子玩手机的同时,手机里也运行着各类社交软件和银行APP。其实,孩子经常在家长身边观察,家长如果不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各类密码,孩子很容易获取。
未成年人社会认知不足、经验和常识缺乏也成为骗子下手的原因。“比如冒充公检法人员的套路,成年人都会害怕,何况是小孩。”李婉彤说。
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四级警长樊佳烨介绍,11岁的李某在某K歌APP上与关注他的某个账号视频通话,对方出示了“警官证”,声称是北京的警察,需要他配合案件调查。李某惊慌之下,用手机摄像头拍摄了家长的支付宝、微信等银行卡信息,并发送验证码,李某按照对方要求一通操作后,其母亲共计损失2万多元。
一些未成年人反诈意识较弱也是重要原因。李婉彤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一名小学生带着初中生姐姐来报案。“弟弟听见姐姐打电话,对方要求她一个人在房间内,不要告诉任何人,一直在发验证码。”李婉彤介绍,弟弟比姐姐警觉,就是因为在学校接受过反诈相关的教育,有防骗意识。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重视反诈宣传教育
如何帮助未成年人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只有让孩子树立‘遇到事情找父母’的观念,才不会给骗子可乘之机。”李婉彤介绍,很多孩子被骗,宁愿相信陌生人都不向父母求助,就是因为害怕父母。
“未成年人的家长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多给孩子普及防骗知识,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联系方式,切勿随意使用父母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资金账户进行支付。同时,为自己的手机设置安全性相对更高的支付密码,对存有大额资金的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等账号密码进行妥善管理,切莫轻易告知孩子支付密码。”林琼提示。
学校的反诈教育要跟上。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诈骗”的概念,在手机上进行的一些操作,以为只是正常的购物、交友行为,并不清楚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学校要积极联动有关部门进行反诈宣传。
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好习惯。比如,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让孩子适度游戏,快乐成长。孩子玩游戏时,尽量使用没有绑定银行信息的设备。
警方提醒,未成年人一定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的送红包、送皮肤、送装备,可能都是骗你转账的借口。另外,遇到陌生电话、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APP,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如果发现被骗,不要因为害怕而默不作声,若遇到被恐吓的情况也不要惧怕,应立即向家人反映或报警求助。(记者 张天培 郑洋洋)来源:人民日报
-
-
电诈盯上未成年人,该如何防范
.ariafocus{outline:none;}body.useOldFixed [aria-fixedOldHidden=true],.ariaHide{display:none !important;}:focus{outline:none !important;}@font-face {fo
2025-04-23 11:17:00
-
-
视频|“花朵朵”昆明小记者招募令来啦
想让孩子免费体验专业小记者拍摄写作吗?昆明市融媒体中心重磅推出——“花朵朵”昆明小记者公开体验课!6至11岁的孩子家长看过来!4月26日,100个免费体验名额,带娃走进昆明市新闻中心,参与免费采访实践课程。报纸副总编辑亲自给小记者们授课,国家一级播音员手把手传授出镜秘籍,带你探访昆明市融媒体中心,揭
2025-04-21 15:04:00
-
-
瞬间爆炸,家被烧光!看完想立刻回家拔插头……
为方便给手机充电不少人会把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随时待命”但这一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出门前没拔手机充电器全屋被烧成废墟4月12日,贵州遵义一家人出门前没拔手机充电器,不仅造成自家全屋烧成废墟,还要承担楼下住户的损失。视频在社交媒体发布后,关于手机充电误区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事实上,类似案例
2025-04-19 17:58:00
-
-
江油市太平镇学校附设幼儿园开展膳食安全监督开放日活动
为增进家长对幼儿园膳食管理工作的了解,切实保障幼儿“舌尖上的安全”,4月17日,江油市太平镇学校附设幼儿园成功举办膳食安全监督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班家长委员会成员走进校园,共同参与膳食安全管理。园长魏艳群向家长们表示热烈欢迎。后勤管理人员带领家长们依次参观了膳食公示栏、食材采购储存区、粗细加工区、烹饪
2025-04-18 17:13:00
-
-
花粉过敏、日光性皮炎高发!专家发布防护提示
【来源:劳动观察】春日如何应对花粉等引起的过敏问题?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过敏和免疫科主任骆肖群在首期“上海健康播报”上给出了建议。骆肖群说,过敏症状表现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如鼻炎、结膜炎、哮喘、荨麻疹,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随着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花粉
2025-04-17 1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