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盯上未成年人,该如何防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1:17:00
.ariafocus{outline:none;}body.useOldFixed [aria-fixedOldHidden=true],.ariaHide{display:none !important;}:focus{outline:none !important;}@font-face {font-family: "XHW-pzh";src: url(https://www.news.cn/global/public/text/XHW-pzh.woff?t=1663146042696) format("woff"),url(https://www.news.cn/global/public/text/XHW-pzh.woff2?t=1663146042696) format("woff2"),url(https://www.news.cn/global/public/text/XHW-pzh.ttf?t=1663146042696) format("ttf");
谎称赠送游戏皮肤、诱骗进入“明星粉丝群”……
电诈盯上未成年人,该如何防范(民生一线)
“加我微信,免费领皮肤。”“我是明星助理,完成任务就能获得视频通话机会一次!”“不听话,小心把你抓到监狱去。”……
近期,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时有发生,尤其小学、初中阶段学生,由于警惕性较差,稍不注意便踏入诈骗分子精心设置的陷阱,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心理伤害。
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常见的套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有效防范诈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诈骗未成年人套路多样
一天晚上,11岁的陈某正在刷短视频。“家人们,点关注不迷路,成为粉丝就送游戏限定皮肤哦!”突然弹出的直播画面,引起了陈某的兴趣。
在穿着公主裙的女主播身后,正是陈某心仪已久的游戏皮肤。陈某立即点击关注,私信框马上弹出粉色气泡:“小可爱要皮肤的话,点这里进粉丝群。”进群后,“客服”很快发来弹窗,陈某激动地把自己想要的皮肤告诉“客服”。
突然,陈某的手机屏幕跳出盖着“中国公安局”红章的截图,并发来警告:“检测到您是未成年人,本次操作导致公司账户冻结6万元!必须配合激活解冻,否则将追究监护人‘刑事责任’!”陈某立刻紧张了起来。
因担心父母得知自己“闯祸”,陈某想方设法拿到母亲的手机,按照对方指示下载了各种软件。对方通过共享屏幕软件查看到陈某母亲的手机验证码,将绑定银行卡中的资金全部转走。当陈某看到母亲手机上的转账信息才恍然大悟,立即告知母亲,并一起前往派出所报案。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云南省昆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工作人员林琼介绍,案件类型主要以刷单返利、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冒充公检法等为主。
警方在办案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宣称免费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来骗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或者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共享屏幕等手法,获取家长的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骗取钱财。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
林琼介绍,近期警方还发现有不法分子以加入“明星粉丝群”为诱饵,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恐吓未成年人涉嫌对明星造谣等,让未成年人打语音电话配合调查,还称可以帮未成年人洗清嫌疑,诱导其进行转账。
有的不法分子还会利用亲情关系编造故事。比如有人给某初中生打电话,说她爷爷涉嫌违法犯罪,如果不按照要求操作,就把爷爷抓起来,诱导该初中生通过微信转账1万多元。“不法分子会先利诱,后恐吓,几种手段结合。再通过刷脸支付、下载远程协助软件、发送验证码等方式实现转账、充值,或者账号换绑。”山西省太原市反诈中心二级警长李婉彤说。
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反诈意识较弱
为何骗子频频向未成年人下手?
“骗子骗人有时是无差别攻击的,只是未成年人更容易中招。”李婉彤介绍,一些未成年人受骗,其实和家长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于是放松了警惕。
李婉彤解释,有的家长喜欢设置人脸识别、免密支付等支付方式;有的家长在让孩子玩手机的同时,手机里也运行着各类社交软件和银行APP。其实,孩子经常在家长身边观察,家长如果不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各类密码,孩子很容易获取。
未成年人社会认知不足、经验和常识缺乏也成为骗子下手的原因。“比如冒充公检法人员的套路,成年人都会害怕,何况是小孩。”李婉彤说。
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四级警长樊佳烨介绍,11岁的李某在某K歌APP上与关注他的某个账号视频通话,对方出示了“警官证”,声称是北京的警察,需要他配合案件调查。李某惊慌之下,用手机摄像头拍摄了家长的支付宝、微信等银行卡信息,并发送验证码,李某按照对方要求一通操作后,其母亲共计损失2万多元。
一些未成年人反诈意识较弱也是重要原因。李婉彤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一名小学生带着初中生姐姐来报案。“弟弟听见姐姐打电话,对方要求她一个人在房间内,不要告诉任何人,一直在发验证码。”李婉彤介绍,弟弟比姐姐警觉,就是因为在学校接受过反诈相关的教育,有防骗意识。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重视反诈宣传教育
如何帮助未成年人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只有让孩子树立‘遇到事情找父母’的观念,才不会给骗子可乘之机。”李婉彤介绍,很多孩子被骗,宁愿相信陌生人都不向父母求助,就是因为害怕父母。
“未成年人的家长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多给孩子普及防骗知识,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联系方式,切勿随意使用父母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资金账户进行支付。同时,为自己的手机设置安全性相对更高的支付密码,对存有大额资金的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等账号密码进行妥善管理,切莫轻易告知孩子支付密码。”林琼提示。
学校的反诈教育要跟上。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诈骗”的概念,在手机上进行的一些操作,以为只是正常的购物、交友行为,并不清楚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学校要积极联动有关部门进行反诈宣传。
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好习惯。比如,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让孩子适度游戏,快乐成长。孩子玩游戏时,尽量使用没有绑定银行信息的设备。
警方提醒,未成年人一定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的送红包、送皮肤、送装备,可能都是骗你转账的借口。另外,遇到陌生电话、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APP,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如果发现被骗,不要因为害怕而默不作声,若遇到被恐吓的情况也不要惧怕,应立即向家人反映或报警求助。(记者 张天培 郑洋洋)来源:人民日报
-
-
帮朋友开车出车祸,要负责赔偿吗?法院判了→
日常中朋友无偿帮忙开车不幸发生意外事故车辆受损严重双方因赔偿而闹上法庭朋友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呢?近日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追偿权纠纷案判决陈某无需担责01陈某无偿帮忙开车发生事故被诉至法院江阴市某汽车配件商行(以下简称汽配商行)的经营者姬某与陈某系朋友关系,应姬某请托,陈某答应无偿帮忙把案涉车
2025-07-25 19:11:00
-
-
眼镜店广告混入中学录取通知书,法律答应吗?
7月中旬,有学生家长反映情况称,湖南常德多所中学向新生寄送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中,夹带了眼镜店广告宣传单,引发关注。有家长表示,录取通知书应该是个比较严谨的事情,出现这个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针对此事,7月21日石门县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查,该县各高中学校在制作密封录取通知书时均没有放入任何宣传单。
2025-07-24 20:02:00
-
-
海都故事绘∣未成年人的错 谁来承担?
编者按:市民刘先生骑行摩托车回家,路中央突然滚来一个篮球,刘先生避让不及紧急刹车,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导致多处骨折,其损失该由谁赔偿?小学生放学后在校园内捡到一把废弃雨伞踢着玩,导致同学右眼受伤,赔偿责任由谁承担?在民间借贷关系中,为保障债务履行,不动产抵押是常用的担保方式,但如果父母使用未成年子女独
2025-07-23 06:06:00
-
-
悔悟迟,丈夫酒驾被查竟称“该让妻子骑”
近日,一名摩托车驾驶人因酒驾被民警查下,更令人揪心的是,这辆小小的摩托车上还坐着驾驶人的妻子和孩子。晚上10点05分,在联四路,民警拦下了一辆摩托车。民警看到,狭窄的摩托车上挤坐着三个人,其中还有一个约五六岁的孩子。据司机说,他的妻子也有摩托车驾驶证,当晚没有喝酒,但自己仗着离家近,就在饮酒后带着妻
2025-07-22 11:20:00
-
-
所有花露水都有驱蚊效果吗?
正确辨识花露水,清爽过夏不踩雷!炎炎夏日,蚊虫活跃,兼具清凉止痒、驱蚊功效的传统花露水成为居家常备生活用品。花露水是否能够驱蚊?儿童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花露水?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山东省农药行业协会发布花露水使用指南:按需择选类型适配需求使用花露水分为普
2025-07-19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