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以家风为镜 照见家国同构的文化根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53:00
作者:沈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今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多年来,央视及山东、河北、湖南等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门楣之上》《国脉家珍》《守望家风》《成长》《齐鲁家风》《中国官箴》等一批关于家风题材的纪录片和专题电视节目,覆盖全国亿万家庭,为社会高度重视家教家风家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起到了成风化人的积极作用。
“门楣”,指门框上端的横木,具有支撑门户的作用,泛指门庭、宅第、家族。更有一种精神的门楣,特指那些悬于门楣之上的匾额,挂于内庭之中的堂联,包括刻写在族谱宗祠里的祖训等。《门楣之上》题材关注到中国家庭常以“光耀门楣”为荣,“辱没门庭”为耻。家族先人往往将“忠、孝、勤、诚、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用为家训、家教、家规。正是这种立前世之法则、作后世之规矩的家风传统,成为家庭稳固、社会稳定的坚韧纽带。
《齐鲁家风》在题材上不局限于传统认知的家风家训,而是着眼于“大家风”,涉及了诗书文化、孝道文化、诚信文化、家国情怀、廉政文化,乃至沂蒙红嫂、焦裕禄等现当代红色家风的历史传承。此外,像《国脉家珍》《门楣之上》等,也都是通过探寻家族家风延续的密码,展现家风的传承与发展,进而起到弘扬优秀家风的作用。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于门楣之上,在世代传承中转化为道德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历史上,一个个古老家族为了生存发展,把仁善之德与家国大义凝练成含义深刻的文字,成为蕴含道德理念、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
在价值观日益多元、文化形式日益多样的今天,一批专注于讲述家风故事、挖掘家风价值的文艺创作,强调良好家风对个人修为特别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进而将千家万户的好家风汇聚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相信,这类旨在赓续优良家风的文艺创作,也会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汲取无限力量、弘扬中华文化。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8日 03版)
-
-
泰安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慧7月22日,泰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的通知。泰安市气象台2025年7月22日5时20分将暴雨黄色预警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目前我市岱岳区下港朝阳站24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250毫米,预计今天早晨到上午降水仍将持续,我市大部县(市、区)降雨量将达100毫
2025-07-22 11:26:00
-
-
家训育栋梁,丹心照汗青
江万里,南康军都昌人(今九江都昌县),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政治家、教育家。他从政四十五年,为官九十一任,秉性耿直,为政清廉。创办白鹭洲书院、宗濂书院、道源书院3所学府,培养出文天祥等17位状元、2700位进士。“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家共存亡。”鄱阳湖畔的南山江万里大楼内,前来参观的学
2025-07-19 09:52:00
-
-
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
原标题:持续推进保护传承与展示利用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文化中国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游客在西夏陵博物馆参观文物西夏灰陶鸱吻。西夏鎏金铜牛。西夏荔枝纹金牌饰。西夏陵1号陵和2号陵俯瞰。袁宏彦摄(影像中国)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利用西夏陵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对陵区进行监测。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摄
2025-07-17 08:26:00
-
-
林俊杰自曝心脏被诊断出问题 随后在演唱时身体不适(钱江晚报)
林俊杰自曝心脏被诊断出问题 随后在演唱时身体不适(钱江晚报)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
2025-07-14 08:32:00
-
-
“盲盒探秘航海世界 童心点亮灯塔之光”青岛航标处主题科普活动举办
青岛新闻网7月11日讯(记者 吴阳)7月9日,在第21个中国航海日暨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之际,青岛航标处在小青岛灯塔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解密航海文化,点亮灯塔精神”主题科普活动。本次活动创新采用“盲盒”理念,通过知识探索、趣味互动和灯塔探秘等形式,带领青少年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航海文化之旅。航海文
2025-07-11 18:15:00